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
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武隆区加速推进现代生产性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2024—2027年)》的通知
武隆府发〔2024〕17号
各街道办事处,各乡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武隆区加速推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已经区政府第12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
2024年12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武隆区加速推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加速推进我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加速推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渝府发〔2024〕18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中寻找武隆方位,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全力打造现代物流业、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等具有武隆辨识度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为加快构建一二三产业“+旅游”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支撑。到2027年,全区科技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商务服务活力充分释放,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基本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超过20.5%,培育生产性服务业骨干企业1—3家,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容量持续提升。
二、强基础,推动产业向质优量足方向发展
(一)促进科技研发服务业增量提质。全力引育低空经济等领域产业创新综合体,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深入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依托旅游及旅游装备制造、低空经济等优势产业及物流等产业,重点引进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知识产权、创业投资等各类服务保障机构。到2027年,全区新增规模以上科技研发服务业企业1家。(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提升工程技术服务业综合能力。培育壮大现有设计、勘察测绘等专业服务机构,加强全过程咨询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工程技术专业服务标准化。到2027年,全区全过程工程咨询骨干企业至少1家,勘察设计行业营业收入突破3000万元,取得注册执业资格的勘察设计人员、注册监理工程师和造价工程师突破200人。(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城乡建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融合发展产业电商服务业。在绿色食品、户外运动用品、旅游商品、特色旅游装备等领域集聚一批直播孵化公司和主播达人,培育打造一批电商企业。鼓励电商企业加强与生产制造企业合作,提供在线采购、网络直销等服务模式。加强乡镇(街道)电子商务、商贸设施和到村物流站点建设,推动农村产业、重点电商改造。到2027年,全区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00亿元。(区经济信息委、区农业农村委、区商务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提质发展软件信息服务业。深入实施武隆区“2332”制造业集群化发展行动计划,依托“数字重庆”相关应用,大力发展旅游人工智能、汽车软件、低空驾驶互联网等支柱产业集群。到202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实现倍增。全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新增企业10家,新增从业人员1000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区经济信息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提升生产性金融服务业水平。引导资本重点支持新能源商用车、低空经济、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等初创期、成长期生产制造类企业。深化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补齐金融中介服务和专业服务体系短板,发展会计审计、法律咨询、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全面加强地方金融监管。到2027年,力争全区金融资产规模达到47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6亿元。(区金融服务中心、武隆金融监管支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加快完善现代化物流业体系。大力发展冷链物流等重点行业,打造渝东区域性物流枢纽,构建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提升多层次通道枢纽衔接水平。培育现代化物流龙头企业,到2027年全区新增A级物流企业2家。加快推进城乡三级冷链物流节点布局建设,提升冷链物流功能服务和运营水平。积极执行重庆市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深度推动“公转水”。到2027年,力争全区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工业园区管委会、区发展改革委、区交通运输委、区商务委、中邮武隆区分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大力发展商务会展服务业。优化会展经济发展生态圈,推进中国·重庆绿色发展实践论坛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创新发展。开展本地展览品牌培育,提升展会、赛事、演艺、节庆等特色会展活动的品质和规模。支持市场主体、行业协会策划组织高端会议论坛,加大媒体、社会宣传和品牌推广。(区经济信息委、区文化旅游委、区商务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集聚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加强劳务派遣管理,提高人力资源服务集聚发展能力,加快建设行业性、专业性人才市场。鼓励职业院校设置生产性服务业相关专业,加快相关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到2027年,全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5亿元,每年帮助实现就业或流动达到3000人次。(区发展改革委、区教委、区人力社保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培育壮大生产性租赁服务业。推动融资租赁、汽车、无人机和清洁能源设备等实物租赁服务集聚发展。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开展融资租赁业务,鼓励融资租赁公司在武以发债、贷款等方式进行融资。打造一批武隆租赁“品牌”,推动租赁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到2027年,全区培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实物租赁企业10家。(区经济信息委、区交通运输委、区商务委、区金融服务中心、武隆金融监管支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补短板,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十)培育工业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大力扶持培育具备条件的企业整合资源设立独立的工业设计中心或建设设计研究院。积极推荐人员参与工业设计专业职称评价,培养优秀设计师5名以上。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推动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发展,探索银盘抽水蓄能等清洁能源项目建设与旅游等关联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模式。强化武隆特色历史文化、武隆自然遗产文化、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利用,将武隆历史文化及山水风光特色元素融入创意设计。到2027年,力争全区工业设计相关机构和企业达1家以上,建成市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以上,文化创意及工业设计相关企业服务总收入超过1亿元。〔区经济信息委、区文化旅游委、区旅游产业(集团)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打造检验检测产业。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大力招引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装备制造企业。谋划布局智能装备、新能源、新型储能及前沿新材料等领域的检验检测服务,发展检验检测延伸服务和认证服务,促进检验检测与制造业协同布局。(区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培育智能运维服务业。聚焦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装备、低空装备、旅游装备等重点领域,引导专业维修服务向智能化、流程化、平台化的智能运维服务转型。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全生命周期智能运维服务平台。到2027年,培育高端智能运维服务企业1家以上。(区经济信息委、区生态环境局、区商务委、区大数据发展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加快培育低碳环保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完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加快林业碳汇资源开发,促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加快发展绿色设计、清洁生产等先进制造技术,推动环保装备智能化、网络化转型。积极争取开展国家、市级碳达峰试点,引育产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服务企业。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实施全链条回收循环利用行动,重点推进汽车零部件、废旧动力电池等再制造产业发展。到2027年,力争全区建成绿色分拣中心1个。(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生态环境局、区商务委、区林业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培育发展总集成总承包服务业。引导设计、制造、施工等领域企业面向重点工程与重大项目,发展总集成总承包服务商。加快推进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示范,促进新技术迭代更新和规模化应用。拓展应用场景和领域,发展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服务和信息技术集成服务,提供“硬件+软件+平台+服务”的集成系统。(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大数据发展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创新发展供应链管理服务业。围绕装配式建筑、汽车零部件、旅游装备及消费品等重点领域,提供专业化、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加快推进武隆高山番茄谷项目,培育“武隆美食”“武隆有礼”等消费品牌,构建高附加值农文旅消费品供应链管理服务业体系。鼓励建设分拨中心、智能化仓储设施。推进供应链要素资源集聚和动态优化配置,提升供应链数字化水平。到2027年,力争全区重点产业的智慧供应链体系覆盖率达50%以上。(区经济信息委、区农业农村委、区商务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拓展数据资源服务业态。在文化旅游、特色旅游装备、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推广复制数字重庆建设典型应用场景。完善数字内容服务产业体系,提升“武小仙”“隆小马”IP形象影响力,鼓励在数字游戏、影视动漫、数字视听、网络直播、电竞等数字内容中植入武隆特色风光。到2027年,力争形成具有武隆辨识度的重大应用,全区数据资源服务产业市场规模迈上新台阶,力争营业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区经济信息委、区文化旅游委、区大数据发展局、区融媒体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提升会计审计税务服务业质量。选拔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端会计人才。培育高水平税务专业服务机构,增强全方位、一站式的综合性税务服务能力,打造优质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品牌。加强行业诚信建设和法治建设,营造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区财政局、区税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拓展法律和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持律师事务所发展公证、仲裁、调解等业务。融入重庆市国际商事争议解决平台和重庆市仲裁业务数字化平台建设,提供线上审理服务。培育一批优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支持知识产权运营、商标品牌培育等服务机构专业化发展。到2027年,全区律师从业人员达到80人左右。(区司法局、区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实施四大重点工程,激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动能
(十九)实施数字赋能夯实平台支撑工程。实施“数据要素×”行动计划,支持数字产品在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工业制造、智慧医疗、健康养老等场景的综合应用,以数字化全面赋能生产性服务和服务型制造。推动“人工智能+”行动,充分利用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评估标准和扶持政策,引育公共服务平台。(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区交通运输委、区商务委、区文化旅游委、区市场监管局、区大数据发展局、区金融服务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实施主体培育推进产业融合工程。聚焦租赁、商务会展、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支持生产性服务业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型发展,培育一批具有武隆辨识度的“重庆服务名牌”。建设区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产品集散中心、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农村电商等业态,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行动。到2027年,力争培育生产性服务业规上企业10户,力争实施服务型制造试点项目1个以上。(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农业农村委、区商务委、区国资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一)实施人才引育促进就业创业工程。统筹用好失业保险降费、就业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落实创业补贴、融资支持、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降低中小生产性服务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创业就业成本。实施助企用工保障专项行动,支持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推广人才培养“进武隆、进园区、进企业”建设模式,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职普融通。(区教委、区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司法局、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城乡建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二)实施区域协同扩大开放合作工程。落实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深化金融服务、交通物流等领域开放合作。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差异化探索,探索仙女山机场口岸建设。围绕武隆制造业发展基础以及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根据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地图错位发展。加强区域合作,深化与渝中区“飞地建园”合作。提升鸭江货运站能级,充分发挥武隆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重要节点功能。扩大武隆喀斯特国际旅游影响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争取上级部门、行业协会支持,缔结一批国际友城、国际友好景区,定期开展合作互动。(区发展改革委、区商务委、区文化旅游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保障措施
(二十三)强化工作统筹,加强监测调度。依托我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工作机制,研究审议全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全局性、综合性重大事项,研究制定重大政策和年度工作计划。各成员单位要及时制定本行业领域服务业发展工作方案,确保完成各项任务。学好用好生产性服务业及重点领域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及时反馈分析、监测调度,科学指导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二十四)强化要素保障,夯实项目支撑。落实市级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用地政策,保障产业发展的战略空间,盘活存量低效用地,鼓励工业企业利用存量房产、土地兴办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创业平台等新产业、新业态建设项目。相关单位要聚焦金融、能源、生态环境、供水、数据、人才等环节,提升要素保障质效。区发展改革委建立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项目库,区级有关部门和单位积极谋划和培育储备一批优质项目,及时滚动更新重点项目库。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武隆区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320015 ICP备案:渝ICP备11006838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20200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