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件整体框架
(一)内容设计
1.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加快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3.提高技能人才供给质量
4.增强武隆职业教育特色、错位发展供给力
5.增强职业教育服务重大战略能力
(二)五部分的强调层面
1.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因此要强调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因此要强调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3.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因此要强调职业教育的服务功能。
二、总体要求和目标
(一)三个指向
1.新技术与新产业的变革将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因此第一个指向就是,要“主动对接重庆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改革提出的新需求”,要紧扣武隆“生态优先、旅游引领、三产融合、强区富民”发展战略”,从制度层面要全面压实职业教育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
2.新职教法提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这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因此第二个指向就是,要“以深化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一批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素质优良的技能型人才”,并以此回应第一个指向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3.职业教育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这就要有更多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因此第三个指向就是,要“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构筑以中职教育为基础、各学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渗透融通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这是解决第二个指向的根本途径。
(二)四项指标
1.在重庆市“双优计划”立项建设基础上,区职教中心遴选进入国家优质中职学校名单,旅游服务与管理、计算机应用2个专业遴选进入国家优质专业名单。
2.建成1所兼具实训实习与企业生产双重功能的武隆仙女山文旅产业学院,从局部破解武隆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需要的产业企业环境资源问题。
3.引进1所高职院校或高职分院落户仙女山或凤来新城,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扩大职业教育资源供给。
4.到2025年,全区技能人才总量达到8万人以上,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32%以上。
三、具体推进措施
(一)完善一套职业教育体系
本套职业教育体系的维度主要包括:一是要抓住各种项目建设契机,筑牢项目建设的基础性平台,确保区职教中心能够遴选进入国家层面的“双优”名单;二是要建立不同类型教育的融通制度, 畅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开放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全民终身学习等的融通机制;三是要更加明确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完善区职教中心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的工作推进、职业认定、经费管理等制度体系。
(二)开展三大专项提升行动
三大专项提升行动的维度主要包括:一是办学条件的提升行动,要落实国家对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如占地面积等方面的文件标准,确保区职教中心的办学条件能够达标;二是教师水平的提升行动,要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等文件对职业教育教师如培训、职称、编制等的相关规定,多措并举提升教师“双师”素质;三是学生质量的提升行动,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遵守国家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等文件精神。
(三)深化三项改革
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专业升级改造,三是深化校企合作。这三项改革首先是在同一个逻辑链上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职业学校随时关注地方和国家的产业发展走向、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新业态的技术标准等,从而调整调适人才的培养规格,这是改革的逻辑起点;在这个逻辑起点上开展的专业升级改造,要对接一个地方的主要支柱产业如武隆旅游的“三次创业”,如国家层面的制造业、农业等战略性产业,实现专业升级改造的“四新两化(新岗位、新课程、新教学、新人才,一体化和智能化)”,牢固确立专业建校的思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涉及职业学校的学生产出端的质量问题,如何落实职业教育“一元”在职业学校、“一元”在企业,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焦点、难点。
(四)推进三类服务
一是职业教育如何服务乡村振兴的问题。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关于“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精神: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区职教中心承担的武隆区职业教育现代化项目、“巴渝工匠”乡村驿站、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项目;一方面要重点依托区职教中心组建的“重庆武隆乡村旅游学院”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
二是职业教育如何服务绿色发展的问题。按照二十大的“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职业教育在这个层面有文章可做:一是要支持区职教中心协同高等校院开展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这方面的工作;二是引导职业学校师生通过实习实训等方式,深入相关企业开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学习实践活动;三是支持区职教中心开展相关专业建设,促进相关专业课程与相关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的对接。
三是职业教育如何服务“一带一路”的问题。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这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需要适时找准突破口,包括开展与“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发展人文交流研究院、中泰、中老、中非等双边职业教育合作,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举办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论坛,开展与“一带一路”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等。
四、产出一批支撑成果
(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建设“三全育人”典型学校1所。
2.建设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团队1个。
3.建设“课程思政”示范项目3个。
4.建设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品牌1个。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国家优质中职学校1所、优质专业3个。
2.中小学生职业体验基地1个。
3.老年教育示范基地1个。
4.职业学校年培训人次达到在校生规模的2倍。
(三)技能人才供给质量
1.区职教中心办学条件达标。
2.“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
3.“三教改革”成果一批。
4.中职毕业生升学比例达60%以上。
(四)职业教育发展供给力
1.仙女山文旅产业学院1个。
2.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1个。
3.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
4.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乡村旅游学院)1所。
(五)职业教育服务重大战略能力
1.“巴渝工匠”乡村驿站1个。
2.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培训基地1个。
3.绿色科技成果研发1个。
4.中德职教论坛。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武隆区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320015 ICP备案:渝ICP备11006838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20200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