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医养结合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
日期:2021-01-26
字体:【 默认 超大
分享:

全面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广大老年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必要条件,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长坝镇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依托镇养老院、卫生院及武隆区医疗资源,三位一体的为老人提供便捷的医疗、养老服务,让大量特困、五保老人能够安享晚年。

但伴随着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全镇的医养问题也迎来了愈发严峻的挑战,我们在工作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

一、资金筹资渠道不畅,基础设施落后

目前长坝镇仅有一家养老院,且完全依靠政府资金、财政补贴,给政府财政增加了沉重负担,难以长远发展。养老院共有床位114个,其中在院疗养老人85人,养老院主体为四层楼房,没有电梯等必要基础设施,给老人生活带来了严重不便,也带来了一些消防、安全隐患,目前在镇消防队建议下,养老院四楼处于空置状态,未安排老人入住。资金短缺严重制约了养老院规模的扩大和老年人保障水平的提高。

二、工作人员工资待遇较低,专业人才紧缺

养老院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年龄偏大,学历低、技能低、收入低,存在人难招、人难留的问题。目前长坝镇养老院有厨师2人,卫生保洁员2人,洗护人员1人,管理人员1养老院缺乏专业的医养结合照护人员,难以为老人提供专业的康复保健、健康咨询等服务,阻碍了医养结合事业的发展,因缺乏专业人才,目前长坝镇无法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只能在白马镇进行疗养。

三、缺乏医养结合经验,医疗资源不足

目前长坝镇养老院规模小,服务范围小,卫生院医疗资源不足,缺乏医养结合经验,只能一边探索一边实施,极大地减慢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工作。目前镇卫生院每年定期为老人进行体检,同时养老院与武隆中西医结合医院签订合作协议,由武隆中西医结合医院为老人提供医疗救治,目前武隆中西医结合医院仅有编制30人,在岗医生仅28人,医护人员不足,无法安排专门的科室负责医养结合问题,同时因两者间距离较远,很难确保老年人突发疾病时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针对以上突出问题,现提出如下一些初浅想法及建议:

1. 要以提高老年人口的养老资金保障水平为基础,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养老待遇保障,标准要与当地居民收入水平衔接,并保证待遇水平要适当高于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保障的渠道为国家、省级、区县级专门的养老资金和个人缴费相结合,还可动员社会其他资金作补充,合理确定分担比例,保证逐年提高养老保障水平。

2. 要努力提升乡镇医疗卫生水平,大力发展城区、镇和农村医养服务水平和服务容量。帮助养老机构加强与卫生院、医院的合作,将医院的医疗和人才资源辐射到养老院,帮助养老机构弥补照护人员不足和质量不高的问题,例如可以聘请医院离退休的专业医师到养老院来工作;邀请医院专业护理人员对养老院护理员进行培训等。同时可以对取得资格证书的护理人员给予相应的补贴或设立公益性岗位,养老机构也要建立合理的薪酬保障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提升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吸引更多的专业的人员投入到养老护理队伍中来。加强培训和考核机制,不断规范护理人员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持证上岗,逐步实现养老服务人员职业化、专业化。

3. 医养结合需要各级医疗机构的直接参与,例如建立医院与养老机构相结合的医养共同体,具体承担起医养老服务的各个方面,二级以上的医院应建立专门机构进行课题研究,研讨医结合的新问题和新项目;乡镇中心卫生院应设专门的科室负责医养结合服务的日常咨询和服务工作。

4. 各级应建立医养结合的服务保障标准以及相关的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同时加强各大医养机构的交流和学习,定期组织安排进行学习参观,取长补短,邀请专业人员进行实地考察实时规整,建立起适宜当地的医养结合实施体系,有效建立起需求与服务、监管相适应的医养结合环境进一步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工作。

5. 加大政策的支持和保障:1应建立养老、医疗机构和医养结合机构等的专门补助资金;2、应建立医养结合人才队伍的建设;3、应建立医养结合国家专门基金,用于发展医养结合发展项目。

版权所有: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320015 ICP备案:渝ICP备11006838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20200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