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头衔的仙女山,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2020年克服疫情不利影响,接待游客数量创新高,全年突破3700万人次。大量涌入的游客不仅带动了仙女山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为仙女山带来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为服务管理好来此旅游度假的流动人才,仙女山街道紧紧围绕武隆区打造“幸福候鸟”国际化旅居康养栖息地的发展理念,以社会需求和旅游度假流动人才志趣为目标,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总体要求,实施柔性引才措施,即关系不转、户口不迁、智力流动、来去自由。探索构建“用人不养人,留人不拴人”的柔性引才新机制,使“候鸟”人才特别是老专家学者在保持身心健康、安度晚年的同时,为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经验、才智和力量。
一、筑巢引凤,让“候鸟”人才聚起来
一是制定“候鸟”人才报到制度。建立“候鸟”党员服务管理工作站,由“候鸟”党员服务管理工作站工作人员登记有关信息完成实地报到;借助“七彩仙女山”政务微信公众号引导“候鸟”人才自主登记信息。二是建立专家人才库。凡是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候鸟”人才,可认定为“候鸟”专家人才。将报道筛选和网格化排查出来的“候鸟”专家人才纳入仙女山旅游度假区“候鸟”专家人才库,为其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服务。三是灵活设置“候鸟”党支部。按照“一方隶属、参加多重组织生活”的要求,根据“候鸟”党员专家人才分布状况、职业特点和兴趣爱好,灵活设置“候鸟”党支部。在“候鸟”党员人才较为集中的地方,采取“党建+企业+人才服务”的模式,建立人才工作站党支部。对于居住地较为分散的“候鸟”党员,将其纳入社区党支部管理,实现“候鸟”党员服务管理全覆盖。
二是灵活施策,让“候鸟”人才动起来
一是“晒账单”评先进。综合“候鸟”人才员服务事项、时长、次数、成效和群众反映等情况,开展年度“候鸟人才之星”评选活动,评选出5~10个在仙女山建设中作出积极贡献的优秀“候鸟”人才典型,对表现突出的“候鸟”人才进行表彰表扬,并充分利用人民网、重庆日报、区融媒体中心、“七彩仙女山”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报道,积极打造全方位、立体化宣传声势,全面展示“候鸟”人才风采,力求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带动效应,吸引更多“候鸟”人才栖居和奉献仙女山。二是“三走访”送温暖。针对长期在辖区服务并作出积极贡献的“候鸟”人才,组织开展一次走访慰问“候鸟”人才活动;针对在辖区内开展“三下乡”服务的“候鸟”人才专家队伍,组织开展一次走访慰问活动;针对生活、学习中存在困难的“候鸟”人才,组织开展一次上门送服务活动。主动关怀和帮助协调解决“候鸟”人才在生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激励“候鸟”人才积极发挥智慧力量,切实提高“候鸟”人才服务满意度。让“候鸟”人才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三是搭平台促交流。搭建“候鸟”交流基地,建立“1+1+3”平台,即1个功能室、1个多功能广场、3个“候鸟人才”工作站。实现一门进入、多点服务,做到开门服务有微笑、成员坐下有分工、人才走进有活动、群众走出有好评。
三是搭台唱戏,让“候鸟”人才干起来
一是搭梯子引路子。以提前公示活动,主动邀请参与的方式,使“候鸟”人才在决策咨询、技术指导、人才培养、志愿服务、纠纷调解等方面提供人力、智力支持。鼓励“候鸟”人才在辖区内的高山蔬果种植园、企事业单位从事兼职、咨询或担任顾问、名誉职务等,也可通过技术承包、联合开发、技术委托或课题研究等进行合作研究。通过退休返聘、短期任职等柔性引进方式,输送高层次“候鸟”人才30余名。为武隆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二是摆桌子收建议。邀请“候鸟”人才列席重大项目立项、重要政策制定会议,围绕辖区内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项目、重要政策和招商引资等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提出政策性建议,并为辖区内小微企业和科技人才架桥,鼓励“候鸟”人才参与开发合作,提供社会技术咨询。畅通“N+1+N”联动渠道,即多名“候鸟”人才+1个“党员之家”临时支部委员+多个责任部门,让“候鸟”人才建议及时论证转化。三是结对子共建设。安排各村(居)与“候鸟”专家人才队开展结对共建,通过主动对接、按需筛选,组织1~2名具有乡村旅游接待礼仪知识的“候鸟”人才,面向乡村旅游业态经营者开展1~2次技能培训,提升相关行业从业者的经营水平;组织3~5名具有科学素养的“候鸟”人才,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在各村(社区)轮流开展农业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组织5~8名具有医疗技能的“候鸟”党员开展卫生下乡活动,帮扶各农村卫生组织,开展8场义诊活动,培训农村卫生人员。以人才引进灵活化、活动开展常态化、作用发挥长效化“三化”为抓手,推动“候鸟”人才充分发挥作用。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武隆区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320015 ICP备案:渝ICP备11006838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20200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