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号 ]
  • 11500232MB1511902K/2023-00136
  • [ 发文字号 ]
  • [ 主题分类 ]
  •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 体裁分类 ]
  • 工作动态
  • [ 成文日期 ]
  • 2023-10-07
  • [ 发布日期 ]
  • 2023-10-07
  • [ 发布机构 ]
  • 武隆区生态环境局
  • [ 有性 ]
武隆区羊角街道废料变肥料 绿色转化显成效
日期:2023-10-07
字体:【 默认 超大
分享:

为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好用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深走实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路径,近年来,羊角街道积极引进武隆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机肥生产)项目,变废料为肥料,绿色转化成效显著。

一是抢抓项目落地机遇,构建农业废物回收利用“生产链”。通过优化项目选址、用地、环保、建设等手续审批程序,落实专人跟踪服务,积极争取中央补助资金、地方奖励资金和专项补助资金1300余万元,招商引进武隆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机肥生产)项目落地羊角,搭建起全区农业废物回收利用的产业链条。立足自然资源、区位条件特点和优势,积极发挥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和产业独占性,全面助力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健全一对一跟踪服务保障加快推动项目落地投产,累计为项目争取中央补助资金、地方奖励资金和专项补助资金1300余万元,着力搭建起全区农业废物回收利用的产业链条。

二是突出产业带动作用,构建助力农民增收减支“效益链”。项目建成投产后,生产规模实现年处理畜禽粪污2.6万吨、农作物秸秆1.3万吨,年产出有机肥1.5万吨,结合有机肥市场价900/吨,年收入900万元。同时,按照50%有机肥替代化肥,减少种植户成本投入,化肥和有机肥价格差约为1500/吨,估算种植农户节约成本1500万元。通过销售畜禽粪污、秸秆、菌包等农业废弃物给公司,再从公司购买项目生产的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减少了农民在农业生产上的投入,真正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三是补齐废物利用短板,构建种养农牧持续发展“循环链”。项目完善了畜禽粪污和秸秆的末端综合利用路径,以畜离粪污、秸秆肥料化为利用方向,完善种养业的利益联结,缓解全区各养殖户和种植户农业废弃处理难的状况。增强种养殖户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环境保护意识,引导畜禽养殖和种植户的有效对接,实现有机肥代替化肥,构建种养农牧循环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是放大产业生态效应,构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态链”。项目建设完成后通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出有机肥可替代降低化肥使用量,既能改变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又可提升农应品的品质和质量。可使全区农业面源得到有效治理,减少畜商粪污对土壤、空气、水体和秸秆焚烧对空气的污染。通过项目的实施,有效解决畜禽养殖污染排放的难题,有效控制次级河流出现的污染问题和富营养化问题,洁化农村环境,促进武隆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保护。


版权所有: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320015 ICP备案:渝ICP备11006838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20200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