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区自获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以来,区农业农村委认真落实《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的部署和要求,制定《重庆市武隆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方案(2020—2022年)》,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标准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政策体系和数字体系建设。立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特别是针对农业资源环境和农业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
一是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农业废弃物主要有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20.1吨,可收集资源量16.3吨,除红薯秸秆和部分玉米秸秆用于饲料外,其余主要是燃料化和堆放田间自然腐熟,肥料化利用水平不高,而且影响了环境;畜禽粪污总量223.5万吨,综合利用169.7万吨,除沼液循环利用外,干粪均为粗加工农家肥;农膜常年用量280吨左右;农药废弃物50吨左右。为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水平和打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区农业农村委会同区级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调研,制定了《武隆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2年)》和《武隆区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方案》,研究出台了《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扶持办法(试行)的通知》,正在调研制定《武隆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办法》。全区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初步建立;通过政策导向,市场主体积极融入,目前利用畜禽粪污和农作物秸秆年生产有机肥1万吨的项目已经落地,相关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可望年内投产。
二是提升耕地土壤安全利用水平。按照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详查结果,我区正在按照国家相关部委要求开展耕地质量类别划分和农用地耕地土壤安全利用工作。目前已经完成《重庆市武隆区耕地土壤环境类别划分工作方案》《重庆市武隆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方案》《重庆市武隆区严格管控类耕地种植结构调整工作方案》《重庆市武隆区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划定工作方案》的制定。在国家划定区域狠抓种植结构调整、专用品种推广、优化及配方施肥、土壤改良等耕地土壤安全利用技术措施,目前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已达100%。
三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我区坚持以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为引领,着力打造农业品牌建设工作。制定出台《武隆区打造“寻味武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实施方案》和《武隆区品牌培育和质量提升奖励扶持办法》,“寻味武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成功注册,积极融入“巴味渝珍”重庆市农产品。目前,我委牵头制定的高山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范通过市级审查,鳅田稻水稻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已建成。全区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溯制度,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增强农业投入品监管,逐步推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入品使用记录制度。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武隆区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320015 ICP备案:渝ICP备11006838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20200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