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号 ]
  • 11500232681461530D/2025-00129
  • [ 发文字号 ]
  • [ 主题分类 ]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成文日期 ]
  • 2025-10-31
  • [ 发布日期 ]
  • 2025-10-31
  • [ 发布机构 ]
  • 武隆区农业农村委
  • [ 有性 ]
重庆市武隆区畜牧发展中心关于2024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履职情况的报告
日期:2025-10-31
字体:【 默认 超大
分享:

根据中共重庆市武隆区委办公室、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区级有关部门及乡镇(街道)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的通知》(武隆委办发〔202115号)文件要求,现将我中心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和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工作。一是持续狠抓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实施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持续提升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完成武隆区陆生动物疫病病原学监测区域中心实验室项目建设。全年共开展非洲猪瘟、口蹄疫等20余个病种的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共检测样品41267份。二是重点强化布鲁氏菌病等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控。坚持人病兽防、关口前移,实行系统治理、全链条防控。统筹做好马鼻疽、血吸虫、鹦鹉热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全年共监测牛羊布鲁氏菌病血清样品9990份。三是认真做好动物疫病免疫和应急管理。组织实施春秋季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等重点病种强制免疫,坚持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和常年免疫相结合,抓好常见病防控,严格防疫物资管理,强化应急物资储备,推动出台了《武隆区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四是切实规范实验室和动物诊疗机构管理。组织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检查,举办实验室生物安全专题培训,开展屠宰企业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按农业农村部第821号公告要求适时调整屠宰场非洲猪瘟病原学检测制度。督促动物诊疗机构做好病死动物和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提升动物诊疗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化水平。

(二)扎实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组织开展养殖环节病死畜禽和屠宰环节病害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严格审核无害化处理补助申报资料,加强与保险联动,督促指导养殖场户和屠宰企业规范开展无害化处理工作。2024年全区养殖环节申报生猪无害化处理补助11615头,申报的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补助生猪,由养殖场户、乡镇(街道)和区级审核员在无害化处理模块中进行了逐级申报、审核;对于保险理陪的养殖环节病死生猪,均由保险公司理赔人员签字确认。中心积极配合区生态环境局对畜禽养殖污染投诉进行调查处理,完成天生三桥片区养殖污染集中整治,2024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装备配套率达到100%

(三)科学指导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和完善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建设。根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畜牧业发展规划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指导新建、扩建和改建畜禽养殖场,严格遵守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登记,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按要求配套土地消纳面积,2024年新建粪污储存池9500立方米、干粪堆放场600平方米、安装管网1.5万米,配套干湿分离机、异位发酵床、饮水盘、风机和湿帘等设施设备50余套。

(四)严格执行养殖总量控制和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指导服务。采取“以地定畜”和“种养结合”原则,合理确定区域养殖容量和养殖品种,分类指导各类养殖场。一是指导1125个养殖专业户通过“种养结合”模式采取农地消纳方式处理;二是引导286个适度中小规模养殖场采取雨污分流和干清分离工艺技术,配备固液分离设施设备和小型沼气工程、沼液还田管网等设施途径,实现畜禽粪污还田还土;三是督促41个大型规模化养殖场通过干湿分离和雨污分流、配套建设异位发酵床、有机肥加工等有效处理方式,达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生态循环养殖。2024年对26个乡镇街道4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和370个养殖场户开展了技术培训,同时深入养殖场户现场指导152场次,大力推广节水减排、粪污全量混合收集处理、圈舍自动温控技术,有效达到禽畜粪污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五)指导各乡镇(街道)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强化巡查监管,严禁在禁养区建设规模养殖场,严禁限养区扩大规模,督促指导乡镇在限养区实行畜禽养殖存栏总量控制,指导养殖场搬迁到适养区,完善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在适养区进一步调整优化畜牧业区域结构、品种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畜牧业转型升级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二、下一步打算

(一)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筑牢安全保护屏障。持续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人兽共患病防控,加强养殖、运输、屠宰、无害化处理等全链条闭环防疫监管,完善陆生动物疫病病原学监测区域中心建设,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做好生物安全防范工作。

(二)因地制宜,适度规模融合发展。以生态循环、健康养殖、低碳经济为理念,按照环境可承载和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结合我区畜牧生产实际,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一主两辅多元”产业模式,适度规模高质量发展养殖,纵深推进种质资源保护、良种繁育推广、智能化标准化建设、产品精深加工和科研文创旅医融合发展。

(三)加强指导,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强技术指导力度,坚持治旧控新、疏堵结合、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畜禽养殖面源污染。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加快推进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片区收贮点建设,积极推进我区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坚持标本兼治,促进畜牧业与环境和谐发展。

(四)多部门联动,实现监管常态化。加强监管,建立环保、农委、畜牧、乡镇(街道)等部门协调联动机制,严把准入关,严厉打击畜禽养殖污染违法行为,从源头遏制畜禽养殖面源污染,巩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成效

重庆市武隆区畜牧发展中心

20251031

版权所有: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320015 ICP备案:渝ICP备11006838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20200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