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街道):
目前,我区已进入防汛抗旱关键时期,也是秋粮产量形成的重要时节。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和区委、区政府有关工作安排,紧紧围绕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9万吨以上的目标任务,切实做好农业防灾减灾保丰收工作,区农业农村委制定了《武隆区农业防灾减灾保丰收应急预案》,请结合实际,认真谋划部署,做好防范应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确保粮食和农业丰收意义重大。预计盛夏,我区总体气候趋势为旱涝并存,旱涝交替,伏旱明显,病虫害也已进入盛发期。各乡镇(街道)要坚持底线思维、树牢风险意识,切实把做好当前农业防灾减灾作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的头等大事,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立足抗大旱、防大汛、救大灾,科学研判灾害发生趋势,把农业灾害发生形势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准备得更充足一些,把防灾减灾工作落实得更扎实一些,坚决打赢农业防灾减灾夺丰收这场硬仗。
二、加强监测预警,抓好信息调度。
立足于“早”,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准确分析研判气候和灾害发生趋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立足于“准”,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准确掌握墒情、苗情和灾情,做好灾前防范准备,落实有针对性的防御措施;同时,强化次生灾害监测,防止蔓延扩大。立足于“快”,加强应急值守,关键时期、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及时报送信息,快速反映情况,第一时间处置突发事件。
三、加强灾情防控,抓好指导服务。
各乡镇(街道)要结合区农业农村委制定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调配合,落实灾害和次生灾害防控措施。要及时组织农技人员包区包片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农民落实关键措施,抓好灾情应对和生产恢复;对绝收地块,及时改种,确保种足种好;发挥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大力开展统防统治、应急防治,最大限度降低病虫危害损失。要及时加固山塘水坝,合理调配水源,有条件的地区,要利用引调提水工程和蓄水工程,积极储备抗旱水源,及早做好农灌渠道清淤工作,改善引水条件、确保引水畅通,保障抗旱应急用水。
四、加强政策支持,抓好救灾保障。
根据灾情发展程度,第一时间下拨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帮助农民开展灾后自救。及时启动农业灾害保险理赔工作,做到早赔付、早兑现,减少农民因灾损失。同时,搞好种子、肥料、农膜和柴油等农业救灾物资的调剂调运,满足防灾减灾需要,及时恢复灾后生产,切实减轻灾害损失。
五、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平台,主动引导和正面宣传农业防灾减灾工作,防止部分媒体过分炒作灾情。大力宣传农业防灾减灾知识和技术措施,农业抗灾减灾的重大行动、重大措施和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推动防灾减灾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附件:武隆区农业防灾减灾保丰收应急预案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1年8月4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武隆区农业防灾减灾保丰收应急预案
当前,我区已进入防汛抗旱关键时期,是粮食和农业生产最重要的时期。预计盛夏我区总体气候为旱涝交替、旱重于涝,局地洪涝偏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农业生产面临的风险隐患较大。同时,稻瘟病、稻飞虱、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暴发流行风险大,将对水稻、玉米等主要秋粮生产构成威胁。为千方百计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特制定本预案。
一、抗干旱保作物正常生长
干旱是对粮食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特别是面对今年干旱可能严重发生的趋势,各地要充分认清形势,抓实应对措施准备。坚持“蓄、灌、保、节”多管齐下,蓄住天上水、保住地中墒,以水调墒、适墒足墒、抗旱保作物正常生长发育。
(一)蓄足水源。通过加固山塘水坝等措施,提前蓄足、合理调配水源。科学精细调度水利工程,在确保防汛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水利工程蓄水;有条件的地区,要利用引调提水工程和蓄水工程,积极储备抗旱水源,及早做好农灌渠道的清淤工作,改善排灌条件、确保畅通,保障抗旱应急用水。
(二)浇水补墒。因田浇水,优先保证杂交制种田和良种繁育田的生产用水。因苗浇水,保证作物正常发育。此外,有条件地区可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缓解旱情影响。
(三)中耕提墒。对无灌溉条件的旱作雨养区,采取中耕、高培土等措施,增加土壤蓄水量,对浇过水或水源紧张的地区,适时划锄中耕,切断土壤表层毛细管,减少田间水分蒸发。
(四)农艺保墒。对旱地作物,采用秸秆、地膜覆盖等措施,减少地表裸露,保持土壤墒情。对受旱较轻的地区,采取叶面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等措施,提升作物抗旱能力。
(五)节水灌溉。因地制宜推广喷灌、滴管、垄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分流失,扩大浇灌面积。同时,集成推广抗旱保水剂、水肥一体化等抗旱产品和关键技术,提高水分利用率。
二、抗洪涝防渍害
洪涝发生季节性明显,来势快、范围广,对农业生产影响大。坚持“排、散、管、促”多措并举,及时抢排积水,恢复土壤透气性,养根护叶,促进受涝作物生长。
(一)排涝散墒。对低洼易涝地块,及时疏通沟渠,排除田间积水,追施速效氮肥,促进根系和植株恢复生长,防止出现因积水造成早衰、死亡等现象。
(二)洗苗扶苗。对积水田块,要做到边排水、边洗苗,早扶苗、早恢复。结合排水或泼水洗苗,清除烂叶、黄叶。退水后,及时扶正植株,促进恢复生长。
(三)加强田管。对受涝田块,加强肥水管理,追肥要快、养分要全、数量要适当,起到养根护叶的作用。及时中耕划锄,破除土壤板结,改善通透性,保护根系,兼顾除草。
(四)灾后防疫。大水之后防大疫。要及时清除污泥和垃圾杂物,做好饮用水源消毒处理。及早对动物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对周围环境进行消杀,预防疫病发生,防治扩散蔓延。
三、防高温抗热害
当前正是高温热害高发季节,易影响作物正常开花授粉,造成高温逼熟。坚持“以水调温、叶面喷施、防止早衰”的技术路线,加强水分管理,调节田间小气候,缓冲高温影响。
(一)以水调温。水稻田宜采用浅水勤灌、日灌夜排等措施,降低土壤温度,增强根系活力;切忌断水过早,防止高温逼熟。对缺水干旱田块,及时提水灌溉,增加田间湿度,改善土壤墒情,以水调温,防止旱热叠加影响。
(二)叶面喷施。采取叶面喷施过磷酸钙溶液或磷酸二氢钾溶液的方式,增强水稻、玉米等作物的高温抗性,减轻高温热害影响。对高温热害易发区域,后期应间歇灌溉,养根护叶,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三)遮阳防晒。对果树、蔬菜等设施栽培经济作物,可覆盖遮阳网遮荫降温,防止高温灼伤造成植株萎蔫、死亡。对地表有地膜、反光膜等覆盖物的菜园、果园,及时掀开透气,减少高温对根系伤害。
四、防病虫保秋粮
坚持绿色防控、科学用药,发挥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大力开展统防统治、应急防治,重点防范草地贪夜蛾、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代二化螟、玉米螟、稻瘟病、纹枯病、大小斑病、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病虫害,最大限度降低病虫危害损失,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
(一)水稻“三虫两病”。水稻“两迁”害虫实施联防联控、分区治理,稻飞虱突出压前控后、严防暴发成灾,稻纵卷叶螟严格达标防治、重点保护功能叶。二代二化螟强化卵孵初期、低龄幼虫期的挑治工作,减少危害。稻瘟病常发重发区,突出抓好破口抽穗期喷施保险药,严防穗颈瘟发生流行。纹枯病要科学用药,控制扩展危害。
(二)玉米“两虫一病”。高山迟播玉米种植区加强病虫监测防控工作,做好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采取灯诱、性诱措施诱杀成虫,“治早、治小”,对幼虫集中连片发生区实施统防统治、零星分散发生区实施点杀点治。玉米螟、大小斑病推行“一防双减”,抓住玉米大喇叭口期,采取杀虫剂和杀菌剂混用,压低穗期菌源和虫源基数,减轻危害损失。
(三)秋马铃薯晚疫病。秋马铃薯种植区在优先选用无病健康种薯、加强田间肥水管理,严把种薯关、田管关的基础上,按照“防在关键时期、治在初发阶段”的要求,高发、常发区一旦气候条件适宜病害流行,及时喷施保护性药剂,把好预防关;田间一旦发病,立即拔除病株带出田外深埋处理,并于3天内对全田或在发病株四周较大范围内喷施治疗性药剂和保护性药剂,把好控制关,严防病害流行。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武隆区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320015 ICP备案:渝ICP备11006838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20200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