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街道办事处,各乡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为强力推进以国际化为引领的武隆旅游“三次创业”,推动构建产业结构完整、产品特色鲜明、配套服务完善、人才集聚良好的“工业+旅游”融合发展格局,全力加快推进旅游装备及消费品产业发展,经区政府同意,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强力实施“生态优先、旅游引领、三产融合、强区富民”发展战略,紧扣“做深产业链、提升贡献度”主线,聚焦“工业+旅游”融合发展,深化资源互通、优势互补、要素互动、产业互融,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平台、塑造产业生态,引进培育新兴产业主体、提档升级传统产业主体,推动产业链条化、集群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构建具有武隆特色和先进制造能力的旅游装备及消费品产业体系,打造武隆旅游装备及消费品产业基地,助力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绿色发展创新示范区建设。
(二)发展目标。
着力壮大产业主体规模、提高产业先进制造能力,培育打造特色产品、知名品牌,到2025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生态完善、支撑强劲的旅游装备及消费品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
——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引进培育旅游装备及消费品企业30户以上,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0户以上、年产值过亿的企业达到5户以上;产业年生产总值达到20亿元。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横向产品矩阵更加丰富、纵向产业链条更加完善,户外运动装备、旅游(旅居)车、旅游休闲食品等重点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基本建成“重庆市旅游装备特色产业建设基地”。
——创新能力有效提升。产业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凸显,培育形成创新型中小企业20户以上、高新技术企业8户以上、市级“专精特新”企业5户以上,发展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品牌5个以上、国内知名品牌1个以上。
——融合发展持续深化。建成一批产学研机构、产品营销平台、设备应用场景、产品文化体验馆、实作培训中心等产业融合载体,产业融合生态基本形成、产业融合效益不断彰显,“武隆造”“武隆老字号”“武隆伴手礼”“康养武隆礼包”等融合产品成为全区旅游消费亮点、热点。
到2030年,产业链条化、集群化形态凸显,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户外运动装备、旅游交通装备、旅游休闲食品等重点产业上下游紧密衔接,“工业+旅游”融合发展格局全面形成,武隆旅游装备及消费品产业基地全面建成,成功创建“重庆市旅游装备特色产业示范基地”。旅游装备及消费品企业达50户以上,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30户以上;产业年产值达到50亿元;企业研发创新能力达到全市先进水平,高新技术企业达15户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15户以上,培育上市企业1户以上。
二、发展重点
坚持市场导向、发挥比较优势、深抓重点领域,着力突破打造户外运动装备这一热点产业,加快升级打造旅游交通装备和旅游休闲食品两大传统产业,积极拓展打造文创产品、旅游基础设施装备、康养医美器械等新兴产业,推动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旅游装备及消费品产业体系。
(一)户外运动装备。立足于户外运动蓬勃兴起形成的消费热点,依托全区生态环境优势及区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山地越野赛、露营音乐节、冰雪童话旅游季等赛事活动形成的窗口作用,引进国际、国内优势企业和品牌运营商,重点发展包含露营帐篷、露营睡袋、露营防潮用品、户外炊具、户外照明用具等热门产品在内的露营装备,大力发展骑行头盔、骑行服、车首包等轻装产品在内的户外骑行装备,积极发展包含儿童专用滑雪装备、滑雪单板、滑雪护具等时尚产品在内的冰雪运动装备,打造户外运动装备先进制造集聚区。
(二)旅游交通装备。大力发展以新能源旅游(旅居)车为主的旅游交通装备制造。着力助推新能源旅游(旅居)车生产企业产品开发和投产达效,支持企业通过技改扩能、战略合作等方式做大盘强,形成产业引领和带动力。积极引进新能源旅游(旅居)车生产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落户武隆。鼓励和支持汽摩零部件等方面的传统制造业企业与新能源旅游(旅居)车生产企业开展配套合作,推动建立产业协同创新和利益共享机制,打造整车生产与零部件制造相衔接的新能源旅游(旅居)车产业链。
(三)旅游休闲食品。聚焦豆干、老醋、苕粉、碗碗羊肉等传统特色食品产业,依托高山番茄、高山茶叶、高山竹笋等生态农产品资源,围绕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精深加工,提质发展传统产业主体、积极引进行业知名企业,大力推进产品研发创新、工艺升级和品牌建设,着眼于“种植、研发、加工、营销、体验”等全链条环节,推动建设产业融合项目,深度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打造“武隆老字号”特色食品产业和“康养武隆”生态食品产业。
(四)旅游文创产品。深度挖掘民俗生态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旅游带动效益,围绕七彩陶、蜡染、藤编、棕编等民俗工艺品,以及“武小仙”“隆小马”“小仙羊”等IP形象,深化创意设计、突出文化魅力,引进培育优质市场主体,打造设计、生产、营销等于一体的旅游文创产品产业链。
(五)旅游基础设施装备。紧抓全区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国际化提档升级的契机,深挖合作机遇、合作渠道,锚定东部沿海等产业先进制造区域,着力引进优质企业、龙头企业,发展移动民宿、智能厕所、儿童游乐设施、文体活动设施等旅游基础设施装备制造。大力推动产品在武隆景区落地应用,发挥本地应用场景的示范推广作用,助推生产发展,打造旅游基础设施装备中高端生产集聚区。
(六)康养医美器械。深刻把握“健康中国”全面实施、“健康重庆”大力推进的战略机遇,聚焦大健康产业蓬勃兴起、大健康产品多元化发展的新“风口”,依托区内生态资源及度假康养基地等平台优势,围绕保健器具、康复训练设备、医美仪器等产品,引进一批研发生产企业,打造生产制造、应用体验、营销推广于一体的康养医美器械产业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发展壮大市场主体。
1. 引进培育示范项目。加强招商补链,积极对接国家、市级有关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明确建链补链任务,瞄准重点区域、目标企业,用好智博会、西洽会、绿色论坛等平台,抓住东西部协作、“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等机遇,着力引进一批户外运动装备、旅游交通装备、旅游休闲食品等领域的优质企业落户武隆,加快补齐产业短板,完善产业链条。开展存量提质行动,着力助推新能源商用车、羊角豆制品产业融合、无人机充电站设备等一批技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新能源智慧旅居车、移动民宿、智能厕所等一批落地项目建成投产;鼓励引导碗碗羊肉、老醋等产业的小微生产主体入园发展工业化生产,推动豆干、苕粉等特色食品加工企业技改升级、品牌建设,培育打造地方特色精品企业;引导支持具有旅游装备及消费品生产潜力的企业扩能升级、开发新产品,向产业链条聚拢;聚焦七彩陶、棕编、蜡染等民俗工艺品,推动生产规模化、创意化发展,打造国家级、市级非遗文化产业项目。(牵头单位:区工业园区管委会、区经济信息委;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委、区商务委、区文化旅游委、区招商中心)
2. 着力打造龙头企业。瞄准旅游装备产业世界500强、国内200强、央企和知名企业,着力引进一批引领型、带动型的大企业落户武隆。围绕重点产业链,建立重点培育企业库,推进龙头企业梯次培育。大力推动重点企业技改扩能、转型升级,支持企业通过战略合作、挂牌上市等方式做大做强,集聚上下游关联企业形成产业协同链,发展成为带动“龙头+配套”发展的“链主”企业。鼓励优势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联盟和建立行业协会,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行业规范标准制定,发展成为对行业生态具有主导作用的领军企业。引导具有优质市场资源和销售渠道的企业发挥用户黏性优势,建立自有品牌,通过 OEM 、 ODM 等方式向产业上下游环节延伸,发展成为引领全产链布局的“头部企业”。(牵头单位:区经济信息委;责任单位:区工业园区管委会、区商务委、区招商中心)
(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3. 增强产业研发创新能力。加强与西南大学、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高校院所交流合作,打造一批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创新创业联合体,搭建一批国家级、市级创新创业平台。聚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企业建设研发机构,联合行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产学研合作平台,开展工艺、配方等方面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探索推行“揭榜挂帅”“赛马”等激励制度,解决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需求。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深耕个性化市场,打造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着力培育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和上市企业。(牵头单位:区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责任单位:区工业园区管委会、区教委、区金融服务中心)
4. 提高产业智能制造水平。支持企业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技改扩能,推动生产设备自动化、数字化升级改造,科学集成生物、环保、信息等绿色生产技术,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提高生产效率和品控能力,形成竞逐行业领先地位的制造优势。引导和支持传统小微生产主体投入使用绿色高效的生产技术和装备,结合自身独特的工艺、配方等优势,发展传统技艺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特色化、专业化生产能力。(牵头单位:区经济信息委;责任单位:区工业园区管委会、区科技局、区农业农村委、有关乡镇〔街道〕)
5. 培育特色产品知名品牌。建立完善的品牌培育、发展、保护体系,强化商标保护,支持企业开展品牌创建行动,鼓励企业通过旅游平台、会展活动、网络新媒体等多业态渠道传播品牌文化、塑造品牌形象。实施区域品牌创建工程,围绕重点特色产业,构建具有核心价值理念的“子母品牌”体系,建立完善品牌共建共享机制,发挥品牌雁阵效应,打造一批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武隆区域品牌。围绕羊角豆干、武隆苕粉、羊角老醋、碗碗羊肉等传统食品提档升级,淬炼“秘制工艺+舌尖文化”魅力,打造“武隆老字号”特色食品品牌;聚力露营装备、户外骑行装备、冰雪运动装备等精品优品制造,突出武陵山区休闲运动主题和山水文化标签,打造“武隆造”户外运动装备品牌;围绕民俗工艺品及IP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融合传统技艺美学和现代创意内涵,打造文旅武隆“伴手礼”系列品牌;围绕高山番茄、茶叶、竹笋、脆桃及窖藏酒等生态食品精深加工,强化地域风味和营养功能开发,打造“康养武隆”旅游休闲食品品牌。(牵头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农业农村委;责任单位:区工业园区管委会、区文化旅游委、区商务委、有关乡镇〔街道〕)
(三)深化产业融合发展。
6. 深入推进多业态融合发展。统筹规划旅游装备及消费品营销平台,在仙女山、白马山等重要景区景点建设一批旅游装备及消费品专销中心、体验专区和应用场景。支持企业在游客中心、交通干线、车站机场、度假区等窗口场所,以及区内视听媒体、景区景点投放广告,在区内旅游游线及区外商贸中心、文旅景点设立专销店、零售点。支持企业将产品宣传推介植入户外运动赛、山地越野赛、露营音乐节、绿色论坛、文旅峰会等赛事活动。在区内重要商务活动中,积极开展产品体验宣传。探索发展工业旅游,支持企业建设工业参观走廊,试点打造风电观光、水电观光等产业融合项目。鼓励区内职业学校开设旅游装备及消费品相关专业和课程,联合行业企业建立实作培训基地。(牵头单位:区文化旅游委;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教委、区融媒体中心、区旅游产业〔集团〕公司)
7. 深入推进数字化融合发展。推动产业数字营销发展,引导企业运用数字化手段发展个性化定制、网络新零售等销售服务模式。深化工业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探索实施“工业互联网”工程和“企业上云”行动,试点打造一批云端平台。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建设产业电商服务平台,加快产业与数字营销、自媒体视频、网红直播等新业态的融合发展。(牵头单位:区商务委;责任单位:区工业园区管委会、区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
(四)夯实拓展平台载体。
8. 强化产业创新发展引领区建设。以中心城区核心商圈、高铁新区、半山城区、仙女山度假区众筹文旅产业园等平台为载体,引进培育研究院、专家工作站、成果转化中心等研发创新机构,汇聚金融、商贸、人力资源、总部经济等生产服务机构,打造武隆中部产业创新动力引擎。统筹谋划凤来新城产业创新平台,积极承接两江新区重要的城市功能转移,引进企业总部经济中心、商务中心等综合性创新要素载体,推进“旅游装备及消费品创业园”建设,打造武隆西部产业创新动力引擎。(牵头单位:区经济信息委;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商务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交通局、区旅游产业〔集团〕公司、区城市发展〔集团〕公司、区工业发展〔集团〕公司)
9. 加快产品应用体验基地和产业生产制造基地建设。围绕仙女山、白马山、芙蓉江、后坪等国际户外运动景区,提档升级国际性运动赛事,策划举办高峰论坛、专业会展、品牌展销等行业活动,引进国际国内一流运营主体,建设一批户外运动基地、旅游(旅居)车露营基地、休闲体验基地等商旅融合载体,构建国际化消费场景,打造旅游装备及消费品活力户外体验空间。以工业园区为承载平台,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升级完善配套功能、集约化开展配套服务,积极探索工业地产、飞地园区、超级工厂、定制厂房等多元化建设模式,着力推进“旅游装备及消费品产业园”等集约化平台建设,打造旅游装备及消费品先进制造基地。(牵头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工业园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委、区旅游产业〔集团〕公司)
10. 统筹布局中小企业集聚区。根据全区特色资源禀赋,规划布局中小企业集聚区,因地制宜发展休闲食品、文创产品、工业旅游等产业。芙蓉街道、羊角街道、沧沟乡等乡镇(街道)要围绕武隆山羊养殖,拓展打造加工体验基地。双河镇要围绕中国高山番茄谷建设,拓展引进深加工企业。仙女山街道、白马镇、桐梓镇、土地乡、后坪乡等乡镇(街道)要围绕高山茶旅融合示范点建设,推进高山茶加工体验中心建设。鸭江镇、平桥镇、凤来镇、庙垭乡等乡镇要围绕桑产业基地建设,打造桑产业加工制造产业平台。羊角街道依托豆干、老醋、苕粉文化底蕴,培育壮大一批加工特色作坊,推进建设“特色美食一条街”、产品文化体验馆等美食文化工程,打造全国知名“豆干之乡”“老醋重镇”“苕粉之乡”。(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有关乡镇〔街道〕)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区旅游装备及消费品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各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经济信息委,具体负责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研究推动旅游装备及消费品产业发展的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点项目、重要事项。建立旅游装备及消费品产业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定期统计监测,将重大项目建设成果作为评价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区级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街道)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协同配合,有力有效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
(二)加大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扶持,制定出台支持武隆区旅游装备及消费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建设、达产、增产、技改、采购、营销、物流和金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用好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加大对产业科研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引导和支持各行业积极参与旅游装备及消费品产业发展。引导金融机构优化资本分配,扩大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规模,重点支持高技术旅游装备及消费品产业以及相关配套产业。鼓励引导各类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奖励扶持办法兑现流程,确保政策按约及时兑现,切实增强政策环境吸引力。
(三)强化要素保障。加快推进“中国文旅青创城”建设工程,健全产业人才引进培育机制,完善人才引进相关优惠政策,为产业发展集聚智慧型、管理型和技术型人才力量。推动旅游装备及消费品产业专项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有关规划“多规合一”,着力盘活园区土地资源,适时开展园区空间拓展,强化产业用地保障。积极探索水、电、气等优势资源转化为工业能源要素的机制和模式,加快完善能源供应设施体系,提升能源供应服务水平,强化产业能源要素保障。
(四)优化公共服务。深入推进“数字政务”建设,进一步推行“保姆式”“一站式”服务,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完善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加大涉企违规收费治理,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建立和完善动态评价、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园区产城融合建设,完善生活、物流、环保等配套功能,打造宜产宜业宜居环境。持续优化监管服务,推动建设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确保产业健康优质发展。
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2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武隆区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320015 ICP备案:渝ICP备11006838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20200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