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庆市武隆区新型城镇化中长期规划(2021年—2035年)》的政策解读
日期:2022-05-11
字体:【 默认 超大
分享:

一、出台背景

十四五时期(2021-2025),是武隆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积极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推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和提升武隆新型城镇化质量,明确今后一段时期武隆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空间布局,依据《武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等文件,结合武隆区实际,区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了《重庆市武隆区新型城镇化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城镇化规划》)区政府第159次常务会议和十五届区委常委会第6次会议审议,根据议定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

二、主要内容

《新型城镇化规划(送审稿)》全文共933节。

第一章新型城镇化规划背景,全面概述武隆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基础,科学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当前,武隆城镇化进程有序推进,区域联动不断加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但还存在着土地资源紧张、产业体系薄弱等显著问题,面临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的诸多机遇,也存在人口红利趋减、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等挑战。

第二章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提出了武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思路和目标。要求切实围绕生态优先、旅游引领、三产融合、强区富民发展战略,构建强韧有力的产业支撑体系,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镇空间发展新格局,产城景先行示范区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国际精品旅游城市品质实现长足进步,市级城乡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果,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明显提升。到2035年,武隆区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带动点,城镇总体发展格局更加优化,精致化城市全面建成,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成熟定型,城乡一体化发展基本实现,人口市民化进程基本完成,产城景融合先行示范区与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全面建成。

第三章更广视野谋划城镇空间发展新格局,立足全国全市大的区域格局,着眼武隆城乡发展现状,围绕区域联动、城镇空间格局、  畅通内外发展通道三个方面进行了总体谋划。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武隆南川毗邻地区协同发展,承接主城都市区产业外溢,引领带动渝东南及周边区域发展,构建一主、两辅、三片区、多节点的城镇空间新格局,构建对外多向联通、区内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

第四章更高水平打造产城景融合发展先行区,阐述围绕提速,拓展,做靓,以旅游国际化、生态产业、载体建设三个方面推动产城景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深化全域旅游空间布局,推动以国际化为引领的旅游三次创业,加快形成一二三产主动“+旅游的融合发展态势,统筹核心城区、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建设,建设东部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区”“凤来新城产城景融合发展拓展区,形成以产兴城、产城一体、城景互动产城景融合发展格局。

第五章更具人本建设国际精品旅游城市,立足武隆独特自然山水脉络、民族历史人文、城市产业形态,提出从人居环境、民生福祉、绿色生态、精细治理、人文特色五个方面将武隆打造成为集山水、旅游、人文为一体的精致化城市。以加快城市更新、优化市政基础设施、完善商业服务配套改善城市人居,以完善医疗、教育、文化、住房保障等领域服务扩大民生福祉,加快绿色城市建设,塑造山水特色城市风貌与人文特色,以新型基础设施、信息技术、防灾减灾机制提升城市精细化理能力。

第六章更深层次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主要围绕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产业融合、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城乡要素融合五个方面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健全城乡统筹规划制度,划分农业型、旅游型、生态型3类城乡融合发展单元,搭建城乡协同发展平台,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运营水平,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健全体制机制促成城乡人口、土地、资金、科技等要素按需流动,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形成城乡互促的格局。

第七章更快步伐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出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市、加快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能力三个方面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人口迁徙制度,依法保障已落户转移人口农村权益,建立以常住人口为范围的均等化教育、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就业质量,加大创业支持力度,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联动机制。

第八章更大力度实施体制机制改革,提出集中在人口管理、土地制度、投融资机制、生态环境保护四个领域探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和人口基础信息库,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多方参与的投融建运维可持续发展模式,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城镇化评价机制,推动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突破。

第九章提出从加强组织协调、强化政策统筹、健全监测评估、落实责任考核四个方面来保障规划实施落地。

文本后附重点建设项目清单。

(二)指标说明

我区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共设置了人口城镇化质量、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城乡融合五大类24项指标。一是承接了市级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指标6项。市级规划共设置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等10项指标,我区新型城镇化规划选取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政务服务事项全网通办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等6项紧贴武隆实际的指标进行承接。二是结合我区十四五总体规划,立足我区城镇化水平和发展实际,设置了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人均期望寿命、城镇常住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城镇公共供水普及率等18项指标,更加凸显我区特色。三是考虑本规划为中长期规划,在提出指标目标值时同时研究提出了到2025年和展望到2035年的目标值(市规划仅提出到2025年目标值)。

版权所有: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320015 ICP备案:渝ICP备11006838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20200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