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装修的废料咋处理?工地的渣土往哪运?这些关乎城市环境的"建筑垃圾难题"武隆有了长远解决方案!近日区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武隆区城镇建筑垃圾污染环境治理专项规划(2024—2035年)》用12年时间构建建筑垃圾治理新格局推动"废弃物"变"再生资源"为咱们的绿色生活加码。

核心目标速览:两个时间节点,数据见证变化

全流程管控:从源头到处置,闭环管理不松懈
为实现上述目标,武隆将打造"源头减量—分类收运—资源化利用—安全处置"的全链条管理机制。重点发力三大方向:
建设施:完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硬件基础;
攻技术:加大相关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力度;
推产品:促进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推广使用。
消纳场布局明确:中心城区7处+乡镇2处,总库容超1400万立方米
建筑垃圾有了"专属归宿",快来看看离你最近的在哪?
中心城区(7处):黄柏渡、五道拐、仙女山农贸市政综合体西侧、仙女山荆竹村(2处)、白马镇(2处)建筑垃圾消纳场,总库容1350万立方米。乡镇区域(2处):鸭江镇、桐梓镇建筑垃圾消纳场,总库容56万立方米。
多措并举保障:智慧化管理让治理更高效
区政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规划》不仅是环境治理的重要举措,更是武隆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抓手。后续还将推出一系列"组合拳":
培育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骨干企业;
开展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试点;
将管理纳入智慧市容环卫行业应用;
探索推广新型智能建筑渣土车;
这些举措将全面提升建筑垃圾综合管理水平让咱们的居住环境更整洁城市品味再升级。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武隆区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320015 ICP备案:渝ICP备11006838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20200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