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32750072193N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0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武隆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武隆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服务人民 依法对辖区内的单位或个人执行环保法规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并按规定进行处理 负责对排污单位的超标排污费的征收 负责对生态破坏事件以及环境污染事故、污染纠纷的现场调查、取证及处理。 | |||
住所 |
重庆市武隆区芙蓉街道芙蓉中路3号 | |||
法定代表人 |
何彪 | |||
开办资金 |
8.12(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武隆区生态环境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810.0395 |
2340.5879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武隆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公益 |
从业人数 |
12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2020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办理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学习培训,全面提升执法水平。坚持以环境执法大练兵为契机,组织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学习培训,切实推进环境执法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支队整体素质,树立环境执法队伍新形象。一是科学开展练兵,调动执法人员学习法律法规和研究执法技能的主动性。制定印发了《武隆区2020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方案》,合理设置练兵项目,鼓励队员先后参加全市大练兵演讲比赛、环境执法人员书法摄影比赛、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知识竞赛等比赛项目,大力宣传执法队伍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展示环境执法队伍风采和执法人员良好的精神风貌。二是强化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执法办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重庆市2020年生态环境保护交叉执法检查和稽查活动、武隆区案件审查和案卷评审活动,提高执法办案能力,不断推进执法规范化。注重工作经验交流,新队员积极参加市、区的各类培训,老队员以老带新、信息共享,积极开展立案处罚案件讨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交流学习中持续提升环境行政执法水平。三是完善管理制度,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执法工作中,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开展执法案卷评查和评议考核,建立行政执法纠错问责机制、信息共享和大数据执法监管机制、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等管理制度,印发《重庆市武隆区生态环境局行政权力和责任事项清单》,确保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各项任务落实。据统计,2020年支队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15起,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4件,共计罚款77.7万元,责令改正违法行为14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1件,催缴行政处罚案件1件。全年共收缴环保罚款65.9797万元。 (二)开展专项行动,强力推进环境问题整治。今年以来,我支队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按照市、区统一部署和有关要求,结合“双随机、一公开”及日常工作,扎实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行动:一是持续开展整治污水偷排直排乱排专项行动。按照《2020年整治污水偷排直排乱排专项行动方案》,结合乌江、芙蓉江、大溪河(武隆段)以及清水溪污水三排问题整改“回头看”和清“三乱”专项整治工作,全年累计排查点位818个,共梳理污水偷排直排乱排问题27个,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件,罚款1.4万元。目前,2020年排查发现的27个问题,以及2019年遗留的2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二是集中开展乌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按照生态环境部和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配合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对乌江沿线8个人口集聚区、武隆工业园区沿河区域、凤山街道中咀渡口和油坊沟饮用水水源地开展了入河排污口三级排查,并配合水生态环境科完成89个入河排污口初步溯源工作;三是联合开展居民住宅小区餐饮业油烟达标排放监管执法专项行动。向300余家餐饮业经营者发放《重庆市居民住宅小区餐饮业油烟达标排放告知书》,宣传油烟治理、运行维护、达标排放等要求以及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知识。联合城管、市场监管部门以及镇街开展联合监管执法,累计检查餐饮业单位150余家次,梳理出餐饮油烟扰民问题18个。实行“以奖促治”政策,激励和促进餐饮业完成全部问题整改。四是大力开展“严查噪声污染确保高中考环境”专项执法行动。与考点和居民聚居区附近在建27个项目的24个施工单位签订了《重庆市武隆区2020年中高考期间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承诺书》,联合区公安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城市管理局、区文化旅游委执法部门及新闻媒体,对全区在建项目开展执法检查118家次,全区考场所在区域和主要居民聚居区环境噪声污染事件零发生,给广大考生营造了安静的学习、生活及考试环境;五是集中开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联合区交委向辖区汽修行业共40家企业负责人宣讲解读了新固废法、专项行动等方面内容,要求企业经营管理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并建立管理台账。联合区公安局、区检察院开展联合执法,以园区企业、汽车维修、医疗机构、页岩气勘探等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为重点,认真摸排、全面收集各类涉危险废物违法犯罪行为线索,累计排查点位63个,梳理涉危险废物环境问题11个,立案查处1件,罚款10万元。按照边排查边整改要求,目前11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六是扎实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行动。将重庆穗通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列为整治重点、16家二类汽修企业列为必查范围、145家三类汽修厂列为抽查范围,按照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治理的相关要求,从9个方面进行了抽查检查,共发现涉挥发性有机物问题73个。对排查出的问题均要求限期整改,目前已完成整改并销号67个,余下6个问题正在整改中;七是配合开展露天矿山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对全区39个露天矿山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环保设施运行使用情况、达标排放情况进行全面核查,按照“分类处置、一矿一策”的原则,配合国土部门制定分类整治方案,督促问题矿山加快落实综合整治。八是结合疫情防控和帮扶企业复工复产,扎实开展环境安全领域系列专项行动。上半年通过环境安全隐患集中整治暨2020年“两会两节”环境安全专项行动,对辖区化工企业、医疗机构、放辐射重点使用单位、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等重点行业进行了环境安全检查和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在汛期临近之际,开展饮用水水源地拉网式排查整治,对发现的环境违法问题依法查处并限期整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下半年集中力量推进汛期高温期间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督促企业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同时,开展武隆区渝怀铁路沿线外部环境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对6个镇街电气化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附近排放粉尘、烟气及腐蚀性气体等大气污染物的企业进行摸排,守护铁路安全运行。据统计,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25日,全区生态环境部门持续开展风险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隐患排查190家次,风险企业覆盖82家,风险企业覆盖率97.62%,发现隐患14个,整改率100.00%;全区风险企业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隐患自查自纠578家次,风险企业覆盖率96.43%,发现隐患76个,已完成整改76个,整改率100.00%。其中,重庆市三峡水务武隆排水有限责任公司自查41家次,自查数位列全区第一,重庆罡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发现11个隐患,隐患发现数位列全区第一;九是加大“散乱污”企业整治力度,利用环保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按照《武隆区贯彻落实〈重庆市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例行督察第15项具体问题专项整改子方案》(武隆府办发〔2020〕68号)要求,联合区经济信息委、区市场监管局以及镇街建环办,结合污染源普查、各类安全隐患排查等专项行动,广泛开展“散乱污”企业摸底排查,梳理出“散乱污”企业问题20个并建立了整治清单台账,明确整治类型、整治措施和完成时限。按照整治进度,现已完成整治问题6个,其余整治问题正在推进中。十是配合大气科开展强化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系列专项督查、蓝天保卫战执法专项行动,配合固废科开展了武隆区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武隆区医疗机构废弃物专项整治等专项执法检查工作。 (三)抓好隐患排查整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支队结合区域实际,采取多种方式强化污染源监督检查,督促落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深入推进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领域重大风险。一是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2020年全区93家企业纳入“双随机”抽查名录库,完成抽查检查企业120家次;二是严格规范环保举报案件办理流程,受理群众投诉603件,处理回复率100%。开展环保投诉案件分析,梳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并建立台账,协调乡镇(街道)和行业主管部门及时整改落实。印发《武隆区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办法》,强化社会监督,鼓励公众参与,依法惩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三是加强对企业守法引导,公布2020年度9家重点排污单位和32家正面清单企业名录,帮扶企业复工复产,督促做好自行监测、信息公开、隐患排查整治等环境管理工作,指导4家重点排污单位依法安装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四是做好环境信用评价工作,全区26家重点企业纳入2019年度环境信用评价(其中纳入市级环境信用评价2家,区级环境信用评价24家),经企业自评、综合评价、初评公示、申诉复核、现场核查等程序,评审结果为环保诚信企业1家,环保良好企业23家,警示企业2家,并在政府网站进行了公示,全面落实红黑名单制;五是建立每周跟踪、每月统计和综合督导机制,坚持每周召开工作交流会,对辖区重难点工作、重点关注和重复投诉等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每月召开1次防范重大风险分析研判会,结合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针对重点环境风险隐患、矛盾纠纷等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制定限时整改措施,每周更新工作进度,加强风险信息的互通共享,督促落实好防控责任,及时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领域重大风险。 (四)加强应急值守,切实维护环境安全。 一是制定印发全区2020年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要点,持续深化环境安全全过程管理;二是督促辖区38家企事业单位、1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及时编制修订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并完成备案工作;三是强化应急演练,联合长坝镇人民政府、区工业园区管委会组织重庆久味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了“重庆市武隆区2020年突发环境事件暨饮用水源应急演练”,邀请区安监局分管领导现场指导,并组织全区重点企业从事环保管理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观摩。通过演练,进一步明确了部门职责,锻炼了企业应对和部门联合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实战能力。四是加强区域联防联控,与流域上下游相邻的涪陵区、南川区、彭水县、务川县签订《共同应对跨界流域(区域)环境污染及突发事件框架协议》,加强区域协作,妥善应对跨界污染及突发环境事件,共同推进上下游污染防治工作,提高环境应急处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五是落实应急值守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带班、24小时在岗值班、夜巡夜查和应急值班值守工作制度,确保发生突发生态环境领域群体性事件、舆情事件和突发环境事件时能迅速做好应对处置。 二、存在的问题 2020年全区生态环境安全保持平稳态势,环境执法工作有序推进,但也存在着部分问题和隐患:一是执法队伍人员偏少,支队内设3个科室4个大队,在岗职工12人,9人持有行政执法证,不能保证每个大队执法队员同时持证执法,严重影响了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改革新增执法事项相关部门未落实工作移交事宜,导致相应的处置工作不能正常开展;三是执法队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由于人员少任务重,致使部分工作进度迟缓。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稳抓常规工作,紧密围绕年度常规目标考核任务,确保区委区政府、市生态环境局、总队、本局安排部署的工作任务全面完成;二是狠抓责任落实,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市级环保督察、各类专项行动问题整改“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巩固已有成效;三是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持续强化执法队员业务能力培训,全面提升监管执法能力;四是坚守环境安全底线,全力督促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力度,确保区域环境安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2019年11月20日至2024年11月20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
填表人: 李静 联系电话:13896632223 报送日期:2021年02月01日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武隆区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320015 ICP备案:渝ICP备11006838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20200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