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武隆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日期:2025-01-24
字体:【 默认 超大
分享:

2024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六届次全会各项部署,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聚焦思想教育“力度”,夯实法制学习“奠基石”

一是深化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思想建党,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多种载体,深化政治理论学习,全年开展中心组学习12次,组织党员学习重庆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武隆区委十五届九次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8二是提升干部法制水平。积级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参加本年度法治理论知识网络考试,共15人参加考试,参考率达100%,合格率100%

(二)聚焦重点任务“精度”,激活窗口审批“新动能”

作为牵头单位承接《2024年武隆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任务共1项。区政务办坚持进位争先、主动作为,细化任务清单,落实责任到人,较好的完成全年工作任务。一是“川渝通办改革持续深化。承接川渝通办事项清单383项,积极推行异地受理、远程办理、协同联动、结果互认的政务服务跨域通办模式,充分运用证照互认、数据共享等信息化手段,合理利用双向邮递、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便利化方式,推动跨域通办事项从可办好办”“快办的转变,真正实现进一扇门办多地事今年以来开展双向免费快递服务1200余件,全区线下办理川渝通办事项12500件。二是“一窗综办”改革持续优化。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模式,在公安、不动产登记、工程建设、医保、税务等专业性强、办事群体较为集中的领域,设置专业服务窗口,其他领域事项全部纳入综合服务窗口办理,设置无差别综合窗口分领域综合窗口97个,减少受理窗口52个,窗口压缩率34.9%,统一配备综合窗口工作人员5三是“一件事”改革稳步推进。围绕企业群众高效办成“一件事”,承接市级部门49项“一件事”集成服务套,实现了平均减时间70.6%、减环节72.1%、减材料50.3%、减跑动90.4%全年办理“一件事一次办”套餐11250四是服务事项持续入驻全面梳理《武隆区政务服务中心集中进驻事项目录》,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共1235项,负面清单事项22项,集中入驻区政务服务中心1213项,进驻率100%

(三)聚焦效能提升“深度”,拓展线上线下“服务网”

围绕“效率质量提升年”,区政务办坚持改革引领和数字赋能双轮驱动,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切实为打造高效务实的为民政府聚力添砖。一是扎实推进“一网通办”。梳理完成区级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其中部门依申请办理的6类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办理类共1214项事项,“网上可办比例为95.6%全程网办961项,全程网办比例79.13%区级部门行政许可661项,实现全程网办553项,全程网办比例83.75%乡镇(街道)依申请政务服务类2288项,全程网办1943项,全程网办比例84.89%行政许可全程网办比例85.16%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统一受理一站式办结切实抓好“民呼我为”。严格落实“113”办理工作机制,通过转办、督办、催办、复审核查等一系列措施,保证平台高效运转协调区政府办组织召开民呼我为工作专题会议3次。截至目前平台共受理工单5534件,已办结工单5279件,办结比例98.97%,其中满意工单2106件,不满意工单449件,未评价工单2603件,不纳入评估121件,满意率91.3%,平均办理时长4.42加快推进智慧政务。探索智慧办事体验,实现利企便民服务事项指尖办”“掌上办,完成新大厅互联网、党政网和业务专网2000多网口的建设维护,完成大厅智能叫号系统和实时数据监控展示,创新建设三级政务服务中心监控网络,完成数据互联互通。积极推进“容缺先办”服务。在不影响审批实质的前提下,企业在提交部分关键材料后先行受理,后续再补齐其他材料,实现了从传统办理模式向“边受理边完善材料”的新型办理模式的转变有效推行“免证办理”。通过亮证扫码”“扫码亮证”“实人认证,用渝快办扫描二维码或者用窗口评价器扫描渝快码、人脸照片进行自动比对认证授权,完成事项办理深化无证明城市建设成果

(四)聚焦项目审批“速度”,畅通企业服务“高速路”

持续深化行政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全力为企业发展、项目建设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一是开展项目并联审批。采取分阶段并联审批模式,推进全程网上办理和联合验收。社会投资类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60个工作日,政府投资类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75个工作日,工程验收办理时限压缩至7个工作日。今年开展联合竣工验收项目12个。二是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四减”。进一步减时限、减跑动、减环节、减流程,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承诺时限压缩比例为77.13%,平均跑动次数0.16次。三是加强建设项目保障协调。实好区上一对一服务专员制度,建立快速协调机制,保障重点项目审批服务,确保在限定时限内办结审批服务事项,抽调人员入驻重点项目专班,完成傲得航空30个项目的注册登记、项目备案审批等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党组书记作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充分发挥党组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市、区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将法治建设贯穿到工作的每个方面和每个环节。一是年初召开工作部署会,专题听取并安排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细化工作要求,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二是健全完善党内法规制度,提高党内法规制度的执行力,严格依法依规决策,及时报备党内规范性文件。三是强化权力制约监督,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法律顾问制度,涉法问题及各项重大决策,坚持法律顾问参与,发挥法律顾问作用,进行科学论证、法律把关,确保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全年开展警示教育6次,上党课2次,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专题会2次,与职工及大厅重点窗口负责人廉政谈话覆盖率100%。全面完成十五届区委第二轮巡察反馈问题31个的全部整改工作并长期坚持,对政务服务领域进驻中心29个机关企业事业窗口开展武隆区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排查整改问题17条,建立制度2个。

三、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不足和原因

一是一件事一次办联动机制不健全。部分一件事一次办套餐事项为线下受理,一件事一次办协同部门线上线下配合度不高,未能有效汇聚一件事一次办工作力量,一件事一次办套餐办件覆盖度仅为70.15%二是川渝通办”“跨省通办不够顺畅。两地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大多基于已有的网络基础设施、业务系统和数据资源,基本采用独立模式建设,信息孤岛仍然存在。企业和群众对川渝通办”“跨省通办的事项范围、办理流程、通办程度等了解不够,整个社会的知晓度不高,办件量相对较少,截止目前全区线下办理川渝通办事项12500余件,同比增长率仅11%三是民呼我为平台体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存在20%的群众诉求受政策限制、财政资金等方面问题难以解决部分问题存在权责交叉、边界不清导致互相推诿的现象,造成工单流转困难,流转效率下降10%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思路

是深化一事联办便利度。承接市级部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完善一件事一次办工作体系,不断拓展一件事服务范围,实现一件事事项覆盖率100%二是推进跨省通办广度。全面承接新发布的通办事项,持续深化成渝双城经济圈放管服改革,推动跨省通办”“川渝通办”“全渝通办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力争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实现合作协同,4批次355川渝通办事项覆盖率提升30%三是提升民呼我为平台民生诉求办理质效。加强民呼我为全区调度,明确各单位权责边界,提高工单流转效率。提升办件质量,力争在市政府诉求办理满意度KPI基础上提升5个百分点,继续推行113工作机制,力争将平均办理时限控制在4.5天内。四是全面完成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一窗综办改革。梳理高频服务事项,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力争年底乡镇(街道)各站所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便民服务中心。五是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持续提升。设计政务服务中心智慧化建设方案,制定智慧化建设架构,结合政务服务高频事项,部署智慧大厅硬件设施,统筹线上线下相结合,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利服务。

                   重庆市武隆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2025122


版权所有: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320015 ICP备案:渝ICP备11006838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20200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