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以下统称“五进”),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公众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整体安全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的安排部署,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和社会共治,努力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从安全认同、安全意识、安全行为等方面,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加强公益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筑牢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二、总体要求
三个目标:安全理念牢固、安全氛围浓厚、安全行为自觉。
实现五有:宣传有阵地、工作有队伍、学习有资料、培训有实操、文化有载体。
三、任务措施
(一)安全宣传进企业。
1. 目标任务:企业负责人亲自参与、安全培训全员覆盖、安全责任入脑入心、安全风险明明白白、安全规章严格遵守。
2. 工作措施:(1)规范日常安全教育培训。企业要将安全宣传教育纳入企业年度工作规划,与生产经营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明确专兼职安全宣传人员和职责;健全安全培训制度,创新培训形式,落实新员工安全生产三级教育,并将安全教育作为企业班前会、月度例会、生产经营会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固定议题;企业负责人带头讲好安全课,经常性组织员工、家属观看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2)加强安全风险辨识警示。在厂区(车间)显要位置设置安全宣传栏、安全宣传标语、安全警示标识,在操作岗位张贴安全风险提示、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置措施,组织员工开展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和应急处置演练,切实让每一名员工弄明白“安全风险有哪些、安全操作是什么、发生危险怎么做”。(3)根植隐患排查治理文化。以落实“日周月”隐患排查制度为抓手,分级做好安全隐患班组“日排查”、部门(车间、工段)“周排查”、经理(厂长、矿长)“月排查”;建立健全隐患排查举报奖励制度,设立举报平台,制定奖励措施,评选隐患排查治理能手,使隐患排查治理成为企业最基本的文化基因。(4)丰富安全文化活动。积极组织参与全国、全市、全区的“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安全文艺创作比赛等安全宣传活动,自主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故事演讲、安全法规宣讲、安全经验交流等活动。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将安全理念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使安全理念、安全制度、安全行为、安全环境有机统一。(5)强化行业指导和互动。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将企业安全宣传教育开展情况作为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推动企业安全诚信体系建设;推动建立具有行业特色的安全宣传教育示范企业;邀请新闻媒体走进企业,宣传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支持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曝光安全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鼓励与企业共建共享安全教育体验场馆,满足本行业企业安全培训需求。
牵头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公安局、区民政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城市管理局、区交通局、区水利局、区农业农村委、区商务委、区文化旅游委、区卫生健康委、区应急局、区国资委、区市场监管局、区林业局、区供销合作社、区消防救援支队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落实主体:各生产经营单位;配合单位:区总工会、团区委等。
(二)安全宣传进农村。
1. 目标任务:安全宣传进村入户、安全常识扫盲补漏、宣传形式精准有效、高危人群重点关怀、民俗活动深度融入。
2. 工作措施:(1)充实乡村安全宣传队伍。充分发挥乡村干部、安全网格员、灾害信息员、科技志愿者、科普信息员等在农村安全宣传中的主力军作用,充分调动大学生村官、支教教师等参与安全宣传的积极性。鼓励支持民办文艺团体、农民业余文艺队创作安全文艺作品,开展群众性安全文化创演活动。(2)丰富乡村安全宣传形式。利用“村村响”广播、惠民电影、流动科技馆等方式,开展安全科谱宣传;向农户发放、张贴“安全提示卡”“安全宣传挂历”“平安是福海报”等农村喜闻乐见的安全宣传品;在公共场地、人群聚集地设置安全宣传橱窗,悬挂(粉刷)安全标语;村(居)民委员会开设安全咨询台,摆放安全资料架和安全体验设备,适时举办讲座、院坝会、应急演练等活动,组织村民开展安全技能培训和演练。(3)结合乡村民俗文化建设。将安全宣传与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创建工作相结合,与农闲、节庆、集市、庙会、红白喜事等民俗活动相结合,抓住农民工进城、返乡等重要时机,使安全宣传接地气、有生气。(4)关怀高风险人群。聚焦务工青壮年,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妇女和孤寡、智残障等不同对象,开展精准化安全宣传和咨询服务,重点宣传普及防溺水、防火灾、防地灾、有限空间作业等农村易发高发事故安全常识,以及建筑施工、道路交通、互救自救等务工人员安全知识。
牵头单位:区安委办;落实主体: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配合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公安局、区农业农村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交通局、区水利局、区文化旅游委、区应急局、区林业局、区消防救援支队。
(三)安全宣传进社区。
1.目标任务:安全宣传人人参与、安全元素随处可见、安全文化丰富多彩、安全培训实实在在、安全行为养成习惯。
2.工作措施:(1)加强社区安全宣传力量。在村(居)民委员会、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单位组织中,选取熟悉社区和居民状况的人员,担任安全宣传员、监督员,鼓励社区党员、退休职工、教师等加入安全宣传志愿者队伍;发挥社区内医院、学校、快递公司等单位以及社会应急力量在安全宣传中的作用,推动社区安全宣传教育。(2)加强社区安全宣传阵地。设置固定的社区安全宣传栏、橱窗、楼宇电视,建立社区安全宣传微信群,利用社区学习室、文化室,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鼓励建设社区(小区)安全教育体验屋;加强社区安全文化场所建设,将安全宣传元素充分融入公园、广场、商圈、应急避难场所等公共场所等;推动全区新建一批、改造一批公共安全科普教育基地(场馆),扩大全区安全科普教育基地阵容。(3)加强安全公益创作投放。积极创作一批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制作精良的安全宣传短视频、公益广告、动漫作品,编印安全手册、海报、挂图、横幅等,在社区各类宣传平台广泛投放,鼓励开展群众性的安全文化创作活动。(4)开展主题宣传和示范创建活动。结合社区实际,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世界气象日、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全国科普日等节点,开展安全宣传教育、隐患排查治理和灾害应急演练等活动;积极参与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重庆市安全发展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努力改善社区安全基础条件。
牵头单位:区安委办;落实主体:各乡镇(街道)、社区居委会;配合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公安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文化旅游委、区科协、区消防救援支队等。
(四)安全宣传进学校。
1.目标任务:安全课堂规范常态、师资力量专业专职、安全文化浸润心灵、家校互动安全延伸、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2. 工作措施:(1)做实课堂安全教育。按照《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和《重庆市学校、幼儿园安全教育常态化实施方案》,丰富学校安全教育资源,加强专业师资力量培训,推广安全教育示范课,开展安全文化创作,推动学校安全教育常态化,保证足够的安全教育时间。(2)织牢校园安全防控网。定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将安全宣传纳入平安校园创建内容;指导学校建立完善事故灾害处置预案,健全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处置和部门协调机制;定期组织师生开展安全专题讲座和应急疏散演练。(3)搭建安全教育平台。在学校宣传栏、黑板报、校园网和“两微一端”等平台设立安全宣传专栏,用于安全知识传播和互动交流;鼓励学校设立安全体验教室、校园安全文化角;建立家校互动,利用家长交流群,发放学生安全提示。(4)加强社会合作。加强学校之间以及学校与应急、消防、社区、社会机构的联系,结成安全互助对子,共享安全教育资源;聘请“校外安全辅导员”,开设安全知识微课堂、移动课堂等活动;在各旅游景区建立安全科普基地,积极推动建设公共安全教育实训基地,鼓励与民办教育机构、旅行社合作开发安全科普拓展课程。
牵头单位:区教委;配合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公安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交通局、区文化旅游委、区应急局、区消防救援支队、区总工会、团区委、区科协等;落实主体:各类学校和幼儿园。
(五)安全宣传进家庭。
1. 目标任务:安全理念深植家风、家庭风险会辨能防、逃生技能熟练掌握、应急物资家庭常备、邻里安全共治共享。
2. 工作措施:(1)提升家庭安全素质。将家庭安全宣传教育融入“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中;推广家庭安全方面的伦理道德标准和价值观,扬安全家风,立安全家规,培育家庭安全理念;开展“我把安全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的安全家书”等邻里联谊和家校共建活动。(2)普及家庭安全常识。编印发放家庭应急避险手册、居家安全知识手册、安全知识入户卡、安全挂历等宣传资料;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机顶盒、电梯宣传屏(栏)等平台宣传普及家庭安全常识。(3)培养家庭应急技能。广泛开展“做安全明白人”活动,提倡健康的家庭安全行为,培育良好的安全生活习惯;围绕家庭装修、用电用气、体育运动、旅游出行等常见家庭安全事故,学习如何识别家庭安全隐患、掌握必备的应急避险逃生技能,不断提升家庭和邻里自救互救能力。(4)加强家庭安全保障。制定家庭常备应急物资指导清单,引导家庭储备简易应急物资,如应急安全包、灭火器、逃生绳、防烟面罩等物资;提倡家庭在安全教育、安全保险等方面的投入;社区、物业管理单位定期与消防、电力、燃气等单位协作,进家入户检查并排除相关设备设施安全隐患。
牵头单位:区安委办;落实主体: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配合单位:区委宣传部、区经济信息委、区教委、区消防救援支队、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科协等。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认识安全宣传“五进”的重要意义,一定要将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时,要把安全宣传“五进”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民普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工作等有机结合起来,一并推动落实。
(二)以点带面,督导推进。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制定硬性指标、建立示范点、全面推广实施”的工作思路,广泛开展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力争把每一进做实、做细、做出成效。全区每年要新建不少于10个“五进”示范点,可授予“安全宣传‘五进’示范点”牌匾,有特色的示范点可申报市级“安全宣传‘五进’示范点”。要将安全宣传“五进”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巡查考核内容,完善评估体系,细化考核办法,落实奖惩措施,确保取得实效。
(三)整合资源,形成长效。要推动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力量参与的安全宣传“五进”协作机制,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要围绕阶段性任务和季节性安全风险,定期策划安全宣传主题和内容,增强安全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围绕实施全民安全素质提升工程,加强政策支持、人员配备和经费投入,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安全宣传,拓宽社会化、市场化筹资渠道,为开展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武隆区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320015 ICP备案:渝ICP备11006838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20200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