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陶渊明描绘“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桃花源时,他并不知道,重庆会留下1500年前世外桃源的印记;当李白挥毫写下“朝辞白帝彩云间”,他并不知他为重庆点染了一幅锦绣山水;当《变形金刚》在武隆保卫地球时,他不知道他为重庆拾起了被遗落的喀斯特;当你正在读这篇文章时,你也还不知道,你有可能成为最幸福的人——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刘旗说,“要将重庆打造成最幸福的旅游目的地,所以不论本地群众还是外地游客,只要你来到重庆,就能领略山水之城所独有的幸福感!”
抓大文旅 促品质化
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刘旗在两会期间接受《中国企业报》专访时表示,“十四五”规划绘制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宏伟蓝图,规划纲要草案中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就发展健康、文化、旅游、体育等服务消费进一步做出了部署,而高质量发展是对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刚性要求。
他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都为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厘清了思路,明确了任务。“我们要坚持以建设文化强市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抓大文旅促品质化、抓文旅融合促产业化、抓公共服务促均等化为着力点,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我们也根据当地文旅产业特点编制了《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为引领,按照主客共享城市资源和公共服务,共享文化旅游发展红利,在为居民提升生活品质的同时,让游客分享和融入当地生活。同时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协同配合国家层面出台《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加快川渝文旅的共融共生、共同发展。”
刘旗说,重庆将持续打造大都市、大三峡、大武陵三大旅游品牌,深入实施“文化+”“旅游+”“文旅+”战略,推动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兼具文化和旅游特色的新业态,以大文旅增强城市发展能级、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统筹保护好自然生态和历史文脉,让重庆山水颜值更高、人文气质更佳。
稳投资 补短板
科技赋能带动文创产业全面升级
当问及重庆文旅产业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完善时,刘旗认真的说,“我们的工作存在很多不完美,一是重庆文化企业、园区数量和规模均不够大,旅游拳头产品还不够多。二是文化旅游产业招商、人才、科技、用地、金融、版权、外贸、数据等方面的服务机制和平台建设与最发达地区有一定差距。三是在利用科技力量赋能、改造、转型传统产业和抢抓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重大机遇布局发展新兴产业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刘旗说,“十四五”时期,重庆文旅委将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加大文化和旅游市场开发力度,继续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招商引资、重视主体培育、引导特色集聚,全力构建金融、空间、人才、版权、数据等高效配置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全时、全域、多元、融合的文旅消费市场,将目前工作中的短板补起来,让文旅工作不断接近“完美”。
刘旗介绍说,下一步,重庆将规划建设大河文明馆、中国水文博物馆等新十大文化设施,抓好长嘉汇大景区、“三峡库心·长江盆景”、世界温泉谷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以重大项目实施为带动,加快推出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和试点城市规划。并加强科技赋能,实施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深入推进智慧文旅广电云平台建设,切实抓好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建设、智慧旅游景区(乡村)创建,培育一批重点电影电视基地,带动影视制作全产业链发展,创新数字文化消费场景,推进重庆云上文旅馆、智慧书城等数字文化产业平台建设,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和发展,推动1-2家市级文化和旅游企业股改上市,助力全市文艺作品创作勇攀高峰,带动文创产业全面升级。
高位推动 创新引领
全力打造重庆文旅品牌幸福感
谈到近几年重庆市文旅产业发展成果,刘旗如数家珍,他说《中国旅游城市排行榜》中重庆2017年至2020年旅游业发展均排名第2;根据《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报告(2020)》全国50个城市中,重庆夜经济影响力连续两年排名第1;而在《2020中国文旅城市品牌传播力排行榜》全国50个城市中,重庆城市品牌传播力排名第3;“游客满意度”近年来一直名列全国60个旅游城市前列,在投资方面连续10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以去年为例,虽然重庆文旅因疫情影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但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全市共同努力下,重庆市2020年的文化旅游投资总额依然达1514.51亿元,同口径增长了19.5%,为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文化和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说,取得这些成绩,得益于重庆文旅系统近年来坚持以建设文化强市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和全市上下对文化旅游工作的高度重视。一方面,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另一方面,重庆非常重视文旅品牌的宣传,从2019年开始每年举办“双晒”大型文旅推介活动,比如去年“晒旅游精品·晒文创产品”活动创新开展区县长短视频带货、线上推荐展销等活动,全媒体传播受众达37亿人次,展销区县文旅精品2500多种,实现直接文旅消费上亿元,为疫后文旅市场重振注入一剂强心针。
“勇攀潮头,不断创新,我们文旅产业绝对是力争上游、不甘落后的。”刘旗介绍,重庆是抖音播放量第一个超过百亿量级的城市,被称为“抖音之城”,创新推出重庆歌舞团“丽人行”快闪视频宣传,IP裂变式曝光超20亿。2019年国庆,重庆为游客腾出一座城被央视新闻和人民网报道是“最宠游客的城市”。现在,重庆在不断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保障力度,协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为居民服务和为游客服务,持续增强“最宠游客的城市”品牌效应,切实增强本地群众和外地游客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力争让每一位来重庆的游客都感到幸福,将游客一宠到底。”
建党百年 不忘初心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重庆拥有源远流长的巴渝文化、享誉世界的三峡文化、可歌可泣的抗战文化、彪炳史册的革命文化、独具特色的统战文化、感天动地的移民文化,在众多文化遗址中,红色的足迹还留存在每一处革命的土地上:重庆留存有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曾家岩50号(周公馆)、《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中共代表团驻地旧址、特园、重庆谈判旧址群(吴铁城官邸)、中共中央西南局缙云山办公地旧址、中央红军长征过綦江遗址群、酉阳南腰界红三军旧址、城口红三十三军旧址等众多革命旧址。
2021年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刘旗介绍,重庆文旅委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已建成的党史相关旧址和纪念性厅馆都将继续对外开放,同时,还将开工建设重庆红军长征纪念馆、重庆开埠历史文化博物馆、重庆大轰炸纪念馆、中国共产党重庆历史陈列馆、重庆革命军事馆等一系列重大文博设施。
建党100周年是举国同庆的重大节日。为庆祝建党百年,重庆文旅委结合重庆的红色文化背景策划了一系列活动。其中,舞剧《绝对考验》、杂技剧《一双绣花鞋》是反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文艺作品;《江姐》、《尘埃落定》、《红岩魂》是讲述英雄故事的优秀原创剧目;《重庆谈判》、《一江水》、《伟大的转折》等一批优秀电视剧、广播剧、纪录片、动画片和公益广告开始投入展播;组织《初心使命奋斗——中国共产党重庆100年光辉历程展》、《“百年辉煌”——重庆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川渝红色文献特展》等一系列专题展览;重庆市还重点筹备了“千秋伟业正风华——重庆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
他说,重庆文旅委还将组织、引导市内外广大游客、党员群众及大中小学学生深入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纪念馆、博物馆等地游览参观,参与红色文旅活动。“希望能够以艺术的形式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颂扬前辈舍生取义的革命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让广大干部群众能够更形象的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 来源:中国企业报
| 声明:除原创内容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武隆区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320015 ICP备案:渝ICP备11006838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20200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