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各科室、委属各单位,各文化旅游企业:
经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研究决定,全市于5月1日零时起进入汛期,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从严从细抓好行业领域防汛抗旱工作,确保平安度汛,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认清形势,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期,国内外接连发生多起重特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机关各科室、委属各单位、各文化旅游企业要充分认识汛期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严格按照“三个必须”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开展汛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和“红线”,把汛期安全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狠抓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确保汛期文化旅游行业平安稳定。
二、突出重点,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一是强化汛期地质灾害安全保障措施。各文化旅游企业要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认真执行“日周月”隐患排查制度,严格执行“先巡查、再开园”和“不安全不开园,不安全不使用”的安全管理规定。峡谷型景区要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措施和责任,定人、定岗、定责对地质灾害隐患开展排查,发现险情,及时采取防范措施,设置警示标牌,安排专人值守,做好监测和整改工作,并向文化旅游委报告。在景区(点)内的游览时间、游览路线设置上,要特别注意避开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段、地点,以避免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与此同时,要编制防灾预案,开展防灾培训,组织防灾演练,建立应对地质灾害险情的快速反应机制。遇有灾害性天气发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关停景区和游乐项目,迅速发布预警信息,组织游客有序避险,疏散转移至安全地带,躲避雷击和暴雨袭击,防范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二是狠抓旅游景区和大型文化旅游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各大型文旅体活动举办方、场地方要严格遵循“谁举办、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编制执行“一事一案、一地一案”,严把活动审批、舞台搭建、人员管控、动火用电等关键环节,压实活动举办方的安全管理责任,坚决杜绝发生安全问题;三是加强旅游交通安全排查。紧盯汛期旅游客运安全,联合交通、公安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配合交通运输部门督促旅游客运企业强化交通安全责任,落实车辆、游船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强化雨水及恶劣天气条件下旅游车辆和游船安全检查、维护和熔断机制,杜绝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游客出行安全;加强对旅游包车的检查。指导旅行社密切关注汛情预报,加强风险评估,合理规划旅游路线;旅游期间,一旦遭遇突发汛情,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并及时调整团队旅游安排;督促旅行社严格落实“五不租”规定,合理安排行程,避免超速、超载、疲劳驾驶;提醒游客系好安全带、提醒司机安全驾驶;四是督促文化旅游经营单位加强对高风险项目监管。切实做好速滑、漂流、玻璃眺台、卡丁车、缆车、索道等高风险项目的安全保障措施。五是围绕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剧院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文物保护单位以及KTV、酒吧、电子游艺、剧场、大型演艺演出、网吧等文化市场人员密集场所,深入开展安全规章制度、设施设备和电器电路、燃气等消防安全隐患排查,落实好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制度,对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单位和场所要求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六是严格重大隐患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加以整改,对不能整改的隐患,坚决予以关停,采取周密的安全措施,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三、加强应急演练,提升救援处置能力
为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各文化旅游企业要加强应急演练,切实完善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针对应急预案预想情况,要把预案内容吃透、把思路演清、把程序演顺,确保应急人员思路清晰、方法熟练,切实提高从业人员防灾、逃灾、避灾和自救的组织指挥能力,真正做到一有情况,拉得出、用得上、成效高。
四、加强排查和值守,确保安全
各科室、委属事业单位、文化旅游体育企业要加强隐患排查和应急值守,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带班制度、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发生事故险情及时、科学、有效应对和处置。按照要求及时上报各类安全事故情况,不得漏报、瞒报、迟报,切实做到应急通信畅通,信息报送及时,事件处置规范,应对措施有效,坚决筑牢行业领域安全屏障。
重庆市武隆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5年5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武隆区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320015 ICP备案:渝ICP备11006838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20200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