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区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简报
日期:2025-01-27
字体:【 默认 超大
分享:

【12月要闻】

△12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定战略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勇于担当作为,开创共建“一带一路”更加光明的未来。

△12月11日,市商务委党组书记、主任章勇武出席2024年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培训开班仪式,强调要顺应“大趋势”、塑造“新优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重庆加快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12月18日,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会见了出席中国—东盟海关深化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互联互通会议的重要嘉宾,强调充分发挥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作用,加快建设现代化集疏运体系和综合服务体系,带动西部和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

△12月18日,中国—东盟海关深化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互联互通会议在重庆举行,会议决定建立中国—东盟海关深化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互联互通联络员机制,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2月24日,陆海新通道跨境铁路重庆汽摩专列(中国重庆-老挝万象)及跨境公路班车分别在巴南区铁路枢纽东环线南彭站、重庆南彭公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联动首发,标志着重庆乃至西部地区汽摩产业的国际物流通道迎来全新拓展,为助力“重庆造”加速出海增添了一条重要物流通道。

△12月24日,由市商务委(重庆市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主办的重庆市数字企业“出海”联合体启动仪式隆重举行,开启了重庆数字企业“抱团”出海新篇章。这是我市成立的首个数字企业出海联合体。

【工作动态】

△我区全面完成2024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既定目标任务  2024年完成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10标箱、货运值167万元,分别同比增长300%、269%;实现与东盟国家进出口额100万余元,超额完成125%;新增2A级物流企业1个;新升规纳统物流企业2个;新培育外贸企业4家;实现进出口总额0.9亿元,增速184.47%。

我区超额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  截至2024年11月,我区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达9478.31万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03%,同比增长184.47%,增幅全市排名第1位。

△我区实现食农产品自主出口“零突破”  推动洋葱、鲜姜、羊角老醋等出口马来西亚、台湾等地,出口金额100万余元,实现与东盟国家和台湾等地食农产品自主出口“零突破”。

△我区实现A级物流企业“零突破”  2024年12月25日,武隆区军建物流有限公司申报评定2A级物流企业顺利通过重庆市物流与供应链协会的现场评审,实现辖区A级物流企业“零突破”。

△我区出口基地备案取得新突破  实现武隆首个高山蔬菜(甘蓝,白菜和番茄)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场和生产企业备案,实现首个纯净水生产出口企业备案。

△我区强力推进大通道项目建设  渝湘复线高速巴南至武隆段于2025年1月2日正式通车;武两高速完成投资13.98亿元,占全年投资计划110%;渝湘高铁武隆段完成投资18.3亿元,占全年投资计划101.7%;武道高速武隆段完成投资21.1亿元,占全年投资计划的117.2%;垫丰武高速(武隆段)完成2亿元,占全年投资计划的100%。

△鸭江、土坎火车货运站运营平稳  截至12月31日,鸭江火车货运站累计集装箱212车、货运量13417吨;土坎火车货运站累计集装箱3707车、22万吨。

△仙女山机场旅客吞吐再创新量高  仙女山机场截至12月31日,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65401人次。其中:进港24138人次,出港21610人次,过站19653次。

△我区水路货运量增速名列全市前列  2024年完成水路货运量219.91万吨,货运周转量85336.52万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3.70%和24.20%;总周转量85430.46万吨公里,同比增长24.16%,增速名列全市前列。

△白马货运码头已完成岸线批复  武隆白马工业园区货运码头已完成250米岸线批复,完成码头岸电、称重、冲洗、电力等设施设备安装,正全力推动码头竣工验收。

△武隆区仓储物流集散中心(一期)项目序时推进  2024年已完成投资500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约14000万元;京东物流(渝东)智能物流港武隆西临时仓已上架武隆区农副产品并启动上行销售。

△我区积极参评市级重点物流项目  2025年1月3日,我区仓储物流集散中心(一期)项目已参加市级重点物流项目评审,成功通过后将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

△我区积极推进白马航电枢纽工程建设  正常推进国道G319改线工程、土石方开挖、左岸业主营地和场内公路施工等项目,截至12月31日,完成投资9.75亿元,占全年投资计划100%。

△我区加速推进乌江航道整治  乌江白马至彭水航道整治完成航评和安评,已完成临时便道和临时场地施工、川石滩抗滑桩21根、银盘坝下疏浚工程100%,完成产值2600万余元。

△我区全力推动高山番茄谷4A级景区打造  2024年完成高标准设施大棚200亩,高山番茄谷核心区番茄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3A级景区创建即将公示。

△我区积极发展低空物流  “美团‧渝东南‘低空经济+北斗规模应用’双示范项目”正在对接洽谈中,进展顺利。

△我区境外游客量大幅增长  1—12月,来武境外游客24万人,同比增长167%。

【工作指引】

△2025年1月3日,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主任杨琳在回答《重庆日报》记者提问时指出,2025年,全市口岸物流系统将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牵引,以提速建设现代化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和综合服务体系、健全工作落实机制为主线,坚持抓经贸、带产业、促通道、建机制,力争重庆枢纽通道联运量增长20%,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外贸货值增长15%。一是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牵引作用。持续拓展中新、中老、中缅通道,常态化开行中老泰图定班列,推动中老、中老泰等跨境班列降本增效,推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强化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高效衔接。二是提升综合物流枢纽运行质效。完善“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提速果园港智慧化绿色化改造、洛碛港一期、重庆公路物流基地智能公路港等项目,加快建设鱼嘴铁路货运站海关监管场所,推进建设一批进园进港铁路专用线,织密国际航线网络,提升“公转铁”“公转水”便利度。三是推动口岸物流行业整体智治。加快数字陆海新通道建设,积极推动航运贸易数字化试点,优化和推广智慧铁海联运、智慧长江物流、智慧国际铁路联运,建设智慧跨境公路物流、智慧冷链物流、重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中欧班列等出海出境大通道有机衔接综合应用场景。四是打造国家枢纽经济示范区。出台全市枢纽经济区建设方案,加快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建设,依托枢纽港产业园保税功能打造全球采购中心,在合作园区共建海外分拨集散中心,创新中老泰“三国三园”国际产能合作模式。五是增强全方位服务保障能力。培育从订购到交货的国际物流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全社会物流降本增效,做强做优货贷、金融、保险、法律等综合服务,培育壮大物流经营主体,引育一批全球货代50强企业,渐进探索陆上贸易规则体系。

【通道小课堂】

△重庆通道价格指数  作为重庆外向通道物流价格的“指示器”和“晴雨表”,为物流市场主体价格制定提供参考,为政府宏观政策调控提供指导。指数由“1+3”指数体系构成,“1”指重庆通道价格指数,“3”指西部陆海新通道价格指数、中欧班列(重庆)通道价格指数和长江黄金水道价格指数。指数以2024年1月为基期,以1000为基准。重庆通道价格的首期指数为1287.0,表明通道协同发展,市场积极活跃,有效平抑运价波动。其中,西部陆海新通道价格指数1124.3,市场波动相对平稳;中欧班列(重庆)通道的价格指数1539.8,市场供需两旺;长江黄金水道价格指数1219.3,市场供需稳步改善。


版权所有: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320015 ICP备案:渝ICP备11006838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20200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