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武隆区生态环境局审查以下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现公告有关环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2025年2月18日—2025年2月24日(5个工作日)。环评文件查询方式:武隆区人民政府官网。
反馈意见受理方式为电子邮箱:wlhb77820833@163.com,传真:77820833。通信地址:重庆市武隆区凤山街道乌江南路7号中堆坝兴隆广场1号楼政务服务中心,邮编:408500。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可自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局提出听证申请。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
相关部门意见 |
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情况 |
1 |
武隆兴顺风电项目(重新报批) |
重庆市武隆区和顺镇 |
中广核新能源投资(深圳)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
重庆环科源博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本项目拟建10台单机容量5.0MW风力发电机组,1台单机容量6.0MW风电发电机组,总装机56MW;每台风机配套安装1台容量为35kV箱式变压器,共计11台;配套建设1座110kV升压站和35kV集电线路14.68km;临时工程包括:11个风机吊装平台、1个施工临建区、2个弃渣场,改扩建场内施工运输检修道路长度1.93km,新建道路长度18.4km。项目总投资31889万元,其中环保工程投资512万元,占工程投资的1.61%。 |
1、大气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110kV升压站周边居民房屋与升压站最近直线距离约为116m,升压站施工扬尘将对其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拟在升压站施工区域架设围挡,在靠近敏感点一侧的围挡上方架设喷雾洒水装置,同时加强升压站施工场地内的洒水降尘。施工临建区周边500m范围内居民房屋共约9户,与距离混凝土拌和站最近直线距离在90m以上,拟采用成套封闭式拌和楼进行生产,输送皮带机采取半封闭或全封闭的形式、同时设置除尘设备、设置强制吸尘器和喷淋设备,以降低混凝土扬尘影响;风机施工区与最近居民点的直线距离均在200m以上,居民点与风机海拔高差较大,通过采取防尘洒水措施后,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运输道路沿线200m范围内分布有多处村屯民房,部分最近直线距离小于50m,受道路运输扬尘的影响相对较大;需采取冲洗轮胎、散装物料加盖帆布、道路洒水降尘等措施降低运输扬尘影响。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大气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 运行期升压站内食堂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极少量油烟经油烟净化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引至室外排放。 2、地表水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统一收集、排放至施工营地内的临时化粪池内,处理后用作施工营地附近区域林地浇灌;施工期生产废水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 风机运行过程中无废水产生,营运期废水主要为升压站内值班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升压站内建设1座化粪池和1套污水处理设施(设计规模12m3/d),厨房废水经隔油处理后,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一起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出水用于周边林草浇灌,对周围水环境影响很小。 项目产生的污废水经妥善处理后,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3、声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期间土石方阶段和基础混凝土浇灌阶段,升压站和临建施工区周边近距离居民房屋可能出现夜间噪声超标情况,道路施工期间对沿线毗邻居民点局部时段将出现较为显著的噪声超标情况。拟采取合理布局、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设备维护;如因工艺要求升压站确需要连续进行桩基础浇灌以及混凝土拌合站确需夜间施工的,需在项目主管部门提请备案,并于开始施工1日前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公示或者以其他方式公告附近居民,同时对混凝土拌合站周围设置吸声材料制成高度不低于2.5m的围挡;必要时可对配料机和皮带输送机进行全封闭,并在中转部位安装减振降噪装置。 运营期110kV升压站建成后厂界噪声贡献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限值的要求,站区围墙外200m范围内居民点处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本项目定制机型额定风速运行时,风机轮毂中心252m外贡献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限值要求;评价范围内各声环敏感点昼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限值要求,夜间共有7处共计9户居民房屋可能出现声环境质量超标的情况,超标值在0.1-0.9dB(A)。建设单位拟选用叶片翼型厚度、尾缘厚度、叶尖形状优化设计和降低叶尖线速度的定制风机机型,并对所有风机安装锯齿尾缘;优化风机设备选型和配置,全部风机发电机冷却装置、变流器冷却装置使用静音电机、降噪风扇,降低风电机组运行中的噪声排放;建议将本项目风机轮毂为中心、半径252m范围的球形区域划定为本项目风机的噪声防护距离;对本次环评在定制机型预测噪声超标的7处共9户居民点,建设单位将根据与居民沟通的结果优先采取环保搬迁安置的方式。运营期建设单位需密切关注并妥善处理风机周边居民反映的噪声污染问题,及时开展运行期风机运行噪声监测,并根据运行期敏感点噪声监测情况及风机气动噪声控制的研究最新进展,积极采取成熟可靠的降噪措施;在出现敏感点噪声超标而又无其他可靠的被动降噪措施的前提下,应采取降低风机运行功率、控制叶片转速等方式降低风机气动噪声,确保周边声环境敏感目标达标。 4、电磁环境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110kV升压站电磁环境评价范围内(围墙周边30m范围内)无居民房屋等电磁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根据类比可知,站界外的电磁环境能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的限值要求。 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永久弃渣统一运往弃渣场集中处置,弃渣前先进行表土剥离,并在渣场底部修建浆砌石挡渣墙,在弃渣场四周设置截(排)水沟;弃渣结束后进行绿化恢复。施工营地内设置垃圾桶集中收集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由施工单位定期清运。 运行期运行人员生活垃圾由站内垃圾桶集中收集,之后值守人员定期清运至附近乡镇与乡镇生活垃圾一同处理。废变压器油、废机油和废弃含油抹布、废铅酸蓄电池等在危废暂存间内分类暂存,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置;危废暂存间需按《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进行管理,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设计建设, 危险定期交由有相应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妥善处置。本项目固废经妥善处理后对环境影响小。 6、生态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各污水处理构筑物所在的地面采取粘土铺底,地基进行了加固,以防地基下沉而产生污水处理池开裂,而使污水渗漏,同时池底采用水泥加厚,并铺以环氧树脂防渗。在污水处理站占地范围内采取绿化措施,以种植具有较强吸附能力的植物为主。制定完整的生产管理制度,对构筑物定期检查,防止构筑物因防渗层老化、破坏及意外等造成的土壤污染。各池体均采取防渗处理,在严格执行各项环保措施,可有效防止土壤污染。 7、生态环境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施工永久占用植被主要为马尾松林、慈竹林、火棘灌丛、盐麸木灌丛,永久占地所损失的各类自然植被在评价区植被的占比较小,项目建设不会导致评价区乃至项目所在地的各类自然植被的类型衰退或消失;项目建设导致较高—高植被覆盖空间的比重缩减较小,下降幅度小,且未改变植被空间覆盖度结构,项目建设对区域植被覆盖度空间的影响有限。通过严格控制工程破坏植被的面积,增加植被的保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弃渣场应“先挡后弃”,并建设截排水设施;项目施工期噪声、扬尘排放将对动物活动造成惊扰,施工占地减少动物活动范围造成物种小范围迁移;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管理,严禁非法猎捕野生动物;做好施工方式和时间计划,施工工期尽量避开生物的繁殖期,避免施工期高噪声作业,施工结束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尽量采用本土植被,可较大程度减轻项目施工期生态影响。 运行期风机光影和风机噪声对动物有一定影响,但动物可在一段时间后逐步适应生境改变;项目不在重庆市鸟类迁徙通道上,对鸟类迁徙影响较小。运行期需加强风电场光源管理、风机叶片应采用警示色、对列入生态环境部公布入侵性外来物种名录的监控、建立风场日常鸟撞巡检制度,以进一步减轻项目运行期可能造成的生态影响。 8、环境风险及风险防范措施 升压站主变下方设置集油坑,通过专用输油管道连接至事故油池,新建事故油池有效容积35m3可满足本项目新增主变事故最大排油量。事故油池做防腐防渗处理,并具备油水分离功能。废旧铅酸蓄电池在暂存期间在蓄电池两级安装绝缘电极帽;风电场内35kV箱变设置3.0m3事故集油池并做好防腐防渗措施。 |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批复(项目代码:2206-500156-04-05-406814)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武隆区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320015 ICP备案:渝ICP备11006838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20200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