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武隆区生态环境局审查以下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现公告有关环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2021年6月24日—2021年6月30日。环评文件查询方式:武隆区人民政府官网。
反馈意见受理方式为电子邮箱:wlhb77820833@163.com,传真:77820833。通信地址:重庆市武隆区凤山街道建设东路2号南城中央广场负三楼行政服务中心,邮编:408500。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可自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局提出听证申请。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 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
1 |
隆页5平台建设项目 |
重庆市武隆区凤山街道城东村 |
中石化重庆页岩气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新建隆页5平台,在平台共部署4口页岩气井和1座集气站,新建集气支线50m。项目总投资40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718万元,占总投资的1.8%。 |
1、大气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产生的扬尘对施工区域周边一定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造成影响,但通过采取防尘洒水措施后,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并且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结束;施工过程中施工机具尾气所含CO和烃类污染物排放量小,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小;钻井阶段采用网电供电,柴油发电机仅作为备用电源,无燃油废气排放,影响较小。运营期期间正常工况下无废气排放,大气环境影响主要为检修期间产生的放空废气或直接放散天然气,放空废气发生的频率为2~3次/年,2~5Nm3/次,排放的放空废气量较小,持续时间短,项目区扩散条件好,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小。综上分析本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各施工和生产工序采取有效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环境空气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 2、地表水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钻前工程、油气集输工程产生的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于防尘洒水;钻井过程中剩余水基钻井液由井队全部回收,用于后续钻井工程;洗井废水、压裂返排液等经处理后回用于本平台或其他平台压裂工序,无法利用的由罐车拉运至武隆工区采出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生活污水经旱厕收集处置后定期清掏农用,不外排。运营期井下作业废水收集处理后回用于武隆区块平台压裂工序,集气站采出水管输至武隆工区采出水处理站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放。 项目产生的污废水经妥善处理后,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3、地下水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钻井采用近平衡钻井技术,且采取随钻堵漏措施,钻井过程不会对地下水压力及水位产生影响。钻井达到各段预定深度后均进行固井作业,下入套管并注入水泥浆至水泥浆返至地面。钻井过程从开钻至一开直井段底部钻井液均使用纯清水。在对循环罐、储备罐,柴油罐加强管理,地面铺设防渗膜,对柴油罐、盐酸罐等设置围堰,在做好相关防渗和防护工作后,可以将对地下水环境影响降低至最低,对地下水影响小。 4、声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正常工况网电供电时,钻井噪声对周边居民影响较小,压裂试气噪声可能造成场界和周边一定范围居民噪声超标,但通过合理的施工安排和对受影响居民采取临时避让措施,施工噪声对居民影响可以得到控制。施工噪声将随施工的结束而消失。运营期集气站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438-2008)2类标准;周边各居民点处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在采取相应措施后,本项目声环境影响可以接受。 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土石方就近平衡,不设取弃土场;清水岩屑主要作为井场铺垫或修建井间道路使用;水基岩屑经不落地系统收集、压滤脱水后,用于制砖等资源化利用;油基岩屑交由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收运处置;钻井过程中产生的废油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化工料桶由厂家或有资质的单位回收;生活垃圾定点收集后交环卫部门处置。运营期废润滑油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本项目固体废物经妥善处理后对环境影响小。 6、土壤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钻井工程中,化工药品堆存区设置遮雨棚及围堰,地面铺设有防渗膜;柴油罐、盐酸罐均设置围堰及防渗膜;水基岩屑采用岩屑不落地装置进行处理,保证废水、水基岩屑不落;井场内池体均采取防渗处理,在严格执行各项环保措施,可有效防止土壤污染。 7、生态环境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建设因占用部分耕地会导致区域农业粮食产量减少,通过青苗赔偿及占地补偿等措施,不会导致被占用耕地的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由于井场面积较小,项目工矿景观的加入对项目区现有景观格局影响轻微,除人工建筑景观外其它景观的多样性指数等没有太大变化,各景观内部景观要素的组成稳定。项目针对建设及自然恢复期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设置完善的截排水沟,并对井场占地进行硬化,在施工结束后,及时对临时占地形成的地表扰动区域进行植被恢复。在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将进一步减少水土流失量,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8、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根据涪陵、南川、武隆等地已完井的风险事故分析,项目环境风险事故发生几率较低,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施工;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对周边居民进行环境风险应急培训、演练;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及物资储备等;柴油储罐、盐酸储罐区设置围堰等;压裂返排液、岩屑转运过程中加强环境管理。采取上述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后,项目环境风险影响可降至可接受水平。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武隆区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320015 ICP备案:渝ICP备11006838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20200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