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武隆区司法局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日期:2025-02-07
字体:【 默认 超大
分享:

2024年以来,武隆区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落实市委六届六次全会部署,认真落实区委十五届九次全会要求,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区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加强党建统领,更加突出强化稳进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工作导向,团结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乘势而上、持续奋斗,为新武隆建设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和优质法律服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政治铸魂,全面加强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

一是狠抓政治引领,把握正确方向。把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对照三张清单,强化第一责任一岗双责,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90余份,廉政谈话18人次,开展以案四说警示教育2次,常态化开展执法司法顽瘴痼疾排查整治二是狠抓组织建设,推进模范创建。紧盯效率质量提升年要求,以建设模范机关为总牵引,持续深化红岩先锋·四强支部建设,开展读书班1期、党组会第一议题学习22次、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12次、政治学习23次、科长讲堂4期,支部集中学习30余次,推进学习型机关创建。一体推进清廉机关、清廉行政执法、清廉行政复议、清廉社区矫正、清廉法律服务建设,积极将仙女山司法所打造成为清廉建设标杆三是狠抓作用发挥,强化宗旨意识。按照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实现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全覆盖,司法所干部下沉网格进一步推进法治服务零距离。强化典型引领,开展学习身边榜样活动3期,引导干部职工在基层治理、法律援助、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中靠前站位、主动作为。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收集全区行政执法领域问题12个,督促各行政执法部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通过集中整治,已全部完成整改。四是狠抓意识形态,强化责任落实。局党组书记认真履行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把方向、抓导向、管阵地、强队伍,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科室及分管领域意识形态工作。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2次、网络安全工作1次、保密工作1次,签订意识形态安全工作责任书90份。

(二)坚持法治为要,全面提升全区依法行政能力水平。

一是当好智囊发挥参谋作用,推动政府法律事务规范化。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文件政策和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做到行政规范性文件“发布前件件审查、发布后件件备案”。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作用,法律顾问固定列席区政府常务会议,参与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并出具法律意见书。严格把关招商引资合同审理,成功处理Reits项目、长南天然气等重大涉法事务。截至目前,共审查各类文件91件,审理合同130份,办理涉法事务26件,处理信息公开4件,提出合法性审查意见400余条,废止区政府文件13件。有效规避政府招商引资法律风险。二是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发挥明显,全区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全面提升。畅通行政复议“主渠道”,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基层服务点覆盖优势,加强府院联动,形成工作合力。行政争议调解和解结案率43.47%,直接纠错率9.52%,实质化解率90.1%,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三是社会治理法治化格局持续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全面推广乡村土地纠纷“证核调”解纷工作法,各乡镇(街道)成立“证核调”工作专班,全区土地确权存证1290户,涉及面积345505.44平方米。土地流转征用转让协议合法性审查73次,规范用证44次,化解各类土地纠纷59件。牵头推进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建设,推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推进“法治·渝智调”应用建设,开展人民监督员、陪审员工作。全区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1809件,调解成功率99.7%,矛盾纠纷调解力指数45.1,位列全市A档。四是深化法治政府建设领域改革,“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成效明显。强力推进执法队伍、执法事项、执法监管、执法监督、执法平台“五个一体化”建设。全区完成“7+1”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构建〔包括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应急管理等7支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和乡镇(街道)1支综合执法大队〕;区级各行政执法部门认领执法事项9549项,行政执法事项综合率达71.51%。强化执法监管协调联动,推进管执关联衔接,一体协同,形成工作闭环,我区创新开展的“五步工作法”推进小餐饮场所执法监管数字化场景,作为全市“执法监管一件事”场景应用典型实例,得到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工作专班书面通报表扬。以数字重庆建设为牵引、以问题为导向,采取组建综合执法队伍、完善执法机制、数字赋能执法、划转执法事项等举措积极探索“仙女山旅游度假区智慧数字行政执法改革”,正在积极争取市司法局支持,力争打造具有武隆辨识度的标志性改革成果,为推进武隆现代化建设贡献法治力量。

)坚持以民为先,全面夯实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一是普法依法治理精准有效。形成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分工负责、各单位协同配合的大普法工作格局。成功创建市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1个,建成村级法治展馆2个,打造特色法治大院13个,建成城区法治主题广场1个,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1个,215个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实现全覆盖,全区公民法治素养有效提升。二是公共法律服务优质共享。建立公证,鉴定,援助、调解等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区、镇街、村居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覆盖率达100%12348法网注册数量和公众号关注数量超过1万人次;村居法律顾问服务平台注册人数达92606人,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一站通”“一线通”“一网通。今年以来,累计提供各类法律服务3万余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52件,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523.95万元。办理司法鉴定案件173办理公证886件(其中涉外36件、涉港澳台15件)办理刑事案件77件,办理民事诉讼业务1086件,办理行政诉讼业务47件,办理非诉业务122件,担任法律顾问173家。三是行业管理规范有序。全面加强律师、公证员等法律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积极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全区律师事务所开通企业法律服务直通车,建立一对一服务机制,实现法律服务覆盖率100%组织党员律师深入机关、单位、企业、社区等开展法治宣传61场次,受众6000余人次,帮助企业排查风险81个,审查合同和出具法律意见书1981份。

)坚持底线思维,全面筑牢平安稳定防火墙。

认真履行重点人群组牵头抓总职责,积极统筹教育、公安、民政、人力社保、卫生健康及各乡镇(街道)通过摸底调查、定期研判、精准定级、分类管控、必接必送、热心帮扶等措施,推进全区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工作。全区未发生重点人群再犯罪引发较大社会影响案事件和重大社会舆情事件,重点人群平安报表指数考核均处于A档。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行政执法改革有差距。“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保障尚未全面到位乡镇(街道)执法场所标准化建设有差距。干部法治水平有待提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依法行政能力水平与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要求有差距。

三、2025年重点工作打算

一是法治政府示范建设开创新局面。以法治政府建设单项示范创建为抓手,抓“让一让”人民调解工作法、乡村土地纠纷“证、核、调”解纷工作法、法治化营商环境、旅游综合执法、食品卫生安全示范城市“双随机、一公开”等5个法治政府建设单项示范创建,实现法治政府建设全面突破。二是重大政策绩效评估展现新作为。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履行合法性审查和事前绩效评估、事后评估制度。三是行政执法改革取得新成果。全面推进执法事项、机构职能、工作平台、执法监管、制度体系“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加快7+1”大综合一体化专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四是政复议改革再上新台阶。全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在100%,行政争议实质化解率90%以上。五是公共法律服务实现新模式。在区政务服务中心搭建“一条龙式”法律服务平台,设立公共法律服务专窗,引入行政审批、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律师咨询、人民调解、商事调解等资源,组建“值班律师+专(兼)人民调解+X”的专业服务团队,设置自助服务终端,让园区景区企业、青创者、群众和企业职工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积极助力巩固和提升我区优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地位。

重庆市武隆区司法局

2025年1月21日


版权所有: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320015 ICP备案:渝ICP备11006838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20200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