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号 ]
  • 11500232008690392A/2025-00037
  • [ 发文字号 ]
  • [ 主题分类 ]
  • 林业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成文日期 ]
  • 2025-11-13
  • [ 发布日期 ]
  • 2025-11-13
  • [ 发布机构 ]
  • 武隆区林业局
  • [ 有性 ]
区林业局关于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履行情况的报告
日期:2025-11-13
字体:【 默认 超大
分享:

根据《区级有关部门及乡镇(街道)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武隆委办发〔202115号)要求,现将我局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筑牢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底线

统筹资金962万元开展松材线虫病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防控除治松材线虫等林业有害生物8.905万亩,防治率达100%,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16.35‰以内,无公害防治率达到100%

二、持续夯实绿色本底

统筹推进乌江武隆段“两岸青山·千里林带”、渝东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项目等生态工程建设,完成各类营造林14.06万亩;完成2023年度林业项目9.84万亩落地上图工作,并全部通过上级技术审查;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18.2万亩的成效验收与退耕图斑的复核上图工作,并通过了市级检查。

三、持续强化森林资源管理

一是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完善“三级林长+网格护林员”责任体系,压实473名三级林长责任,落实网格护林员1452名;推深做实公、检、法等“林长+”的工作协同机制。二是强力推动问题整改。完成2023年森林督查反馈29个问题查处整改工作,完成2024年林草执法13837个国家下发变化图斑的现地自查工作,自然保护地大排查大整治87个问题、市委巡视反馈2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三是严格控制森林采伐限额。重点保障重大工程、农房改造等经济民生领域用材需求,2024年共使用采伐限额78329.9立方米。四是积极开展生态补偿。兑现退耕还林直补资金近7000万元,完成2024年森林直补和生态护林员管护补助兑现,赔付受损林农致害补偿9.05万元;选聘2024971名生态护林员、261名森林防火护林员,对全区318.2万亩林地实施日常管护。五是铁腕整治林区秩序。着力发挥乡镇(街道)辖区管控、区乡协作联动的合力,严厉打击涉林违法违规行为,累计查处各类涉林案件71余件,罚款387万余元,收回林地12.65公顷。

四、精心自然保护地管护。

一是完成武隆区大仙女山自然保护地可持续发展试点工作。按照市林业局“大仙女山”自然保护地协同可持续发展试点示范工作安排部署,有序推进我区试点示范内容。二是全力推进旅游景区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工作。在全市率先完成天生三桥、龙水峡地缝景区特许经营权及仙女山景区经营权出让工作,出让金额41.55亿元。三是强化各级自然保护地监管。开展巡查检查300余次,完成项目红线核查100余个,农村房屋建设审批10余户,一般性建设项目审批7起。四是强化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争取市级补助资金40万元,完成白马山市级自然保护区、芙蓉江黑叶猴县级自然保护区、阳水河湿地县级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启动了全区湿地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申请黄泊淌湿地纳入市级“小微湿地+”示范点。五是大力推进世界遗产地保护工作。完成武隆遗产地核心资源三维立体扫描工作;实施天星洞穴系统安全防护网建设395米;完成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标识标牌增补更新40余块;协助公检法部门编制出台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司法保护令,大力助推自然遗产司法保护工作。

五、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以改革先行先试政策支持契机,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设的令》,推进“大仙女山片区”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示范片区建设,打造形成具有重庆辨识度、可复制推广的改革典型模式。深耕荆竹村林改示范村建设,以点带面推动荆竹村改革示范点工作。推进3项市级差异化改革试点、国家储备林、金融助推改革、产业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

版权所有: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320015 ICP备案:渝ICP备11006838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20200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