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武隆区公安局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日期:2025-02-11
字体:【 默认 超大
分享:

2024年,武隆区公安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历次全会各项部署,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不断提升依法履职能力

一是持续加强公安窗口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公安窗口“服务经济、服务民生、服务发展”主力军作用,注重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延伸触角,主动跟进,结合各派出所户籍窗口工作实际推出了预约服务、延时服务、跟踪服务、24小时热线服务等各类特色服务。在法定程序内,建立了公安行政许可“绿色通道”,随时为群众、企业提供办证服务,主动服务共计900余次。2024年起,公安窗口按照警务现代化的要求,新增“新生婴儿出生一件事、退役军人一件事、变更姓名一件事、婚育一件事”等服务事项,对群众申请的一件事事项当场办结,做到“一件事一次办”。制定完善了窗口行为、服务、职责、办件受理、办件流程和监督考评等六项许可服务标准,进一步明确窗口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和执法、监督流程,以许可服务的标准化建设提升窗口服务规范化水平。

二是持续提升公安窗口服务质量。公安窗口始终靠前一步、主动作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中午不休息、下班延时办”服务,为“上班族”“上学族”在非工作、非上学时间办证提供便利在24小时自助办证大厅增设港澳台智能签注设备、自助拍照机、民生警务多功能自助机等设备,进一步提升窗口效能设立“党员示范岗”“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提供便民咨询,化解疑难杂症,为办事群众提供更贴心、更舒心、更暖心的特色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年累计受理各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34412件,业务受理办结率100%。

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贯彻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持续推进公安机关治安管理“放管服”改革试点,增强群众参与政务服务体验感和获得感。广泛开展互联网办证宣传工作,推动居民身份证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不见面办”。

四是持续提高队伍业务水平。坚持把“法治细胞渗入每一寸公安执法肌体,让法治贯穿于每一项执法活动的始终”理念作为培训队伍的基点,不断创新执法教育培训方式,促进民警依法履职能力进一步提升。着力提升民警法律素养。针对新招录民警,积极组织参加公安部执法资格考试,确保全局所有民警均取得初级以上执法资格,鼓励民警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和高级执法资格考试。积极开展全警法治大讲堂。全年邀请检察官和警种业务骨干开展业务培训38场次,针对接处警、现场处置、案件办理、执法安全等方面进行专项培训,受训民警达1800余人次。积极组织法律知识竞赛,全局 31个单位113名民警参赛,激发全局民警学法、知法、用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坚定法治信仰。全面落实法制民警分片联系制度。法制民警深入联系单位,对一线民警开展业务培训,使民警对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入脑入心。前置法制警力,现场指导民警执法办案,由过去的“场外指导”变为“下场陪跑”,全方位开展警情巡查、案件办理、法律适应、执法安全等板块工作,对办案质量集中把关,实现无缝隙、全覆盖的实时监督管理。

(二)不断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一是不断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核。区局明确牵头部门,对规范性文件逐一开展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审查。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起草过程中公开征求意见、事前法制审查、行政办公会集体审议、备案等工作规定,确保不增加法律法规外的行政权力或者减少职责,不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不违法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增加义务。定期对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并逐一做好下发和废止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做到规范性文件备案不遗漏,不缺失。

二是认真落实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法律顾问制度。根据区局工作实际,聘请专职法律顾问1名,公职律师9名,负责协助草拟、制定、审查或者修改民事、经济及劳动合同、章程等法律文书,参与磋商、谈判,进行法律分析、论证;提供诉讼、仲裁的代理服务,提供法律咨询等职责。法制部门对制定出台执法制度、部署开展执法行动、处置重大敏感案事件等相关决策提出法律意见。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广泛听取周边区域单位和群众的意见。

三是全面实行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制定局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进一步规范重点业务工作和行政管理专题议事程序,明确议题提出、会前准备、议事原则、会务保障、贯彻落实等相关事项,确保了重大行政决策的民主合法。

四是持续开展政务信息公开。严格按照政务公开要求,在区政府门户网站及时更新政务信息,发布焦点图片及动态12条,信息公开指南1份,履职依据2份,机关简介1条,预算决算信息2条,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1条,行政许可办理结果2条,行政处罚数据1条,发布信息公开年报1份。

(三)不断强化行政执法权责统

是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实行政“三项制度”。严格落实“三项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对区局年度行政执法数据、行政执法依据等每年度进行公示,行政处罚决定法律文书在7日内公示;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实现从接处警到案件办理全流程均有视听资料、电子档案记录,实现制式警车车载可视化设备和全警执法记录仪配备率达100%;全面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定《案件审核审批规定》,明确各个执法环节的审核审批部门的职能职责,针对重大、复杂、疑难、敏感的案件,由区局召集法制和办案部门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集体研究处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要求,认真抓好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的提档升级,在区局刑侦支队、芙蓉所、凤山所推行案管室,构建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案管室两级执法管控体系;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成远程询问室建设并投入使用,有效减少民警到区外、市外出差询问证人,大量缩减办案时间和办案成本。

二是提升监管规范性和透明度。不断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改革,严格根据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授权,编列工作清单和检查计划;严格加强对新兴领域新类型案件研究和办理,及时制定法律指引,确保对行政执法不托管、不漏管;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有力规范监管行为。加强食品药品、公共卫生、生态环境等关系群众切实利益领域执法。坚持检查与服务并重、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通过推行检查指导、约谈、限期整改、警告等柔性监管方式,不断强化文明、理性、柔性执法理念,以人性化措施巩固严格执法效果。

三是认真履行普法责任。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于年初制定全年普法宣传计划,积极开展宪法、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扫黑除恶、禁毒、反诈等系列专题宣传活动。将传统的宣传模式和自媒体相结合,通过播放普法宣传视频、推送普法宣传短信、发放普法宣传手册、张贴普法宣传海报、开展普法宣传讲台等形式,认真落实普法责任。

是全面加强执法监督。始终坚持把监督审核作为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来抓,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执法监督机制。严格落实案件审批“五级审核把关”责任制,确保案件审核流程规范,各环节责任明确。严格落实“送审即考评”制度,坚持一案一评,及时纠正案件办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瑕疵。依托网上监督系统,组织法制、督察等部门建立联合巡查机制,坚持“当日警当日巡”,对巡查发现的存疑警情,及时向办案单位发出巡查指令,全面杜绝报案不接、接案不受、受案不立、违规受立案等情况。

)全面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严防发生极端案事件。一是全面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在日常社区警务工作中,全量发现辖区矛盾纠纷,尽最大可能排查发现隐形、深层次矛盾,特别是欠薪纠纷、债务纠纷、感情纠纷、家庭纠纷以及关系群众生计的纠纷要高度重视,主动对接法院、信访和属地乡镇街道等单位,及时掌握引起诉讼、多次长期信访的矛盾纠纷,尽最大可能化解。

二是积极推进矛盾纠纷化解闭环管控。对排查的矛盾纠纷逐一研判评估分类,综合运用治安调解、驻所调解、移送转办、联合调处等方式妥善化解新增的矛盾纠纷;对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且未化解的矛盾纠纷,第一时间移送相关部门,做到信息互通,共同化解,并建立台账,留存资料备查。2024年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41%。

)强基导向、夯实根基,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在基层党建工作上深耕细作。用党建统领各项公安工作,推动对党忠诚植根基层基础工作,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领导干部队伍。坚持以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评选命名工作为载体,统筹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和基层党建工作,各派出所支部在辖区党委政府领导下,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三重一大等制度,切实把基层党支部打造成坚强的战斗堡垒。二是坚持共享共治,在融入社会治理上借势发力。推动社区警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健全完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基层警务运行机制和与新型城乡社区治理相适应的新型社区警务机制。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将基层政府、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等社区资源融入社区警务工作,强化对物业保安等群防群治力量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推动建立党政牵头、公安主力、资源整合、多元联动、协作共赢的社会治理网格,确保基层警务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融合同步,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社区、平安乡村。深入实施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三年行动计划,落实了30个社区、184个村派出所民警进两委班子成员;配齐城区派出所两队一室硬件、警力,推行社区民警专职化、两队一室等勤务。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

切实履行党政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始终牢记公安姓“党”根本政治属性,全面坚持党的领导。一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提升全局民辅警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廉洁自律意识,潜移默化中把党规党纪内嵌于心外化于行。二是全面做到依法行政。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同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严格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制度,在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前听取法律顾问、公职律师意见,依法依规作出行政决策。三是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坚持宪法法律至上,不断加强执法监督,严格依法办案,坚决杜绝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和徇私枉法。

三、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不足和原因

(一)法治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少民警在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精神上还不够深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对法律法规的理解、掌握、运用不到位,执法基础能力还有待加强。

(二)法制审核人才培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当前,随着公民法治意识的不断加强,对行政机关依法执法、规范执法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安队伍中,对通过律师职业资格考试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需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审核部门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更好的指导一线执法单位依法行政。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思路

(一)继续严格规范执法。不断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规范执法要求,持续推动执法制度的修订和完善,确保适应新时代社会法治化要求。严格规范民警执法行为,确保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二)继续提升执法主体能力。坚持开展业务培训活动,继续邀请检、法和业务部门骨干就习近平法治思想和规范执法工作进行培训,组织民警反复学习,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依法治国精神学深学透,熟练掌握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容应对各种复杂警情。

(三)继续优化政务服务。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始终把打造高质量的营商环境作为联系群众的第一平台,从强化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制度意识等环节着手,着力打造优质服务品牌和亲民审批服务,全方位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四)继续推进全民普法宣传。区局把全民普法作为依法治区的一项长期工作来抓,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着力整合社会资源,不断创新宣传载体,大力加强法治宣传工作,为依法治区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五)继续强化专业人才培养。健全完善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用好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定重大决策和实施重大执法活动,认真听取法律顾问意见,防范法律风险。强化专业法律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民警参加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加强对公职律师的培养、考核与合理使用,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和行政应诉中的积极作用。




                                                                                           重庆市武隆区公安局

                                                                                               2025年2月5日

版权所有: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320015 ICP备案:渝ICP备11006838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20200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