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武隆区乡村振兴局
首页 | 政务公开 | 渝快办

部门街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局 > 工作情况

立足“三农”发展 推进乡村振兴

日期:2021-09-16

立足“三农”发展 推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我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结构调整、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品牌培育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业化经营规模凸显、产业链条逐渐完善,全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助推乡村振兴。

兴产业保粮产

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石桥苗族土家族乡八角村,一大早,厚德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王建华正在检查鸡苗存活生长情况。这是刚孵育的一批鸡苗,现在养鸡存活率高、产量高,像这种蛋鸡,不但可以产鸡蛋,鸡也能卖上好价钱!他告诉记者。2014年,在政府和农委的帮助下,王建华流转土地100亩建起了养鸡场,蛋鸡养殖规模从最初的5000只达到现在的20万只,实现年产值3000万元。在充分发挥厚德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引领带动作用的同时,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销模式,近三年在石桥乡产业带动贫困户3921372人入股分红30余万元。

像厚德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这样的集体经济只是我区农业产业发展中的一个小小缩影。近年来,我区推动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升级、扶贫队伍向人才振兴转变、素质提升向文化振兴转变、环境改善向生态振兴转变、阵地建设向组织振兴转变、推动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发展、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农业农村。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通过整合涉农资金,突出抓基地、调结构,抓加工、促融合,抓品牌、强示范,高质量推进了以高山蔬菜、高山茶叶为龙头,精品水果、生态畜牧、生态渔业、特色粮油、特色经济林、中药材等为重点,烤烟、蚕桑等为补充的“2+6+N”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新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16万亩,全区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基本形成。

十三五期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3万亩左右,产量稳定在18.3万吨左右;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左右,产量保持在60万吨以上;生猪出栏保持在45万头左右,牛出栏保持在2.5万头以上,羊出栏保持在20万只左右,家禽出栏保持在120万只以上,禽蛋产量保持在2800吨左右,肉类总产量保持在4.3万吨左右。重要农产品保障整体未受到非洲猪瘟、草地贪夜蛾等动植物疫情的影响。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区重要农产品保持了量足价稳。

发展互联网+”

农业现代化步伐显著加快

在羊角街道庙岭村,十几个村民正忙着采摘、挑拣、包装、封箱猪腰枣。这批猪腰枣是通过我们自己的电商平台销往重庆主城的。据重庆市武隆区枣典种植股份合作社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我区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29.3万亩,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农业品牌,通过互联网+农业的模式,促进产销一体格局的加快构建,形成农业产业的良性循环。火炉镇筏子村(脆桃)、白马镇豹岩村(蜂蜜)分别荣获全国第八批、第九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平桥镇入选全国产业强镇;建立院士工作基地2个,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个数达到223个,认证总量超过22万吨;仙女红茶、武隆猪腰枣、武隆脆桃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打造并推介了寻味武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数字农业农村建设提速。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农产品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培育;多种形式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全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超过1200家,高素质农民超过4300人,农村承包地流转面积比例达到40%;依托已建成的双河、白马、火炉市级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并推进了一环两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破解发展难题

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展望未来,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农业正在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正在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正在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启动规划并推动立体式农业产业布局,使农文旅融合、现代休闲农业、高山生态农业等农业产业形态更丰富多样。区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阶段,我区将做强农业园区建设,打造十亿级产业链,提档升级乡村旅游,扶持、培育一批农业企业,加快推进家庭农场和种植养殖大户培育计划,因地制宜布局建设一批区域性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中心,加强农民素质及技能培训,推进人居环境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文明程度,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打造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武隆区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