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庆市自强模范暨助残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的公示
日期:2025-09-17
字体:【 默认 超大
分享:

根据《关于开展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渝人社〔2025〕257号),市人力社保局、市残联联合开展了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

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主动接受监督,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现将自强模范暨助残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从202591723日。如有不同意见,可在公示期内以书面、电子邮件、来访等方式向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反映形式为信函、电话、来访,信函以到达日邮戳为准。反映情况须实事求是,提供具体线索或事实依据。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应署实名,并提供联系电话。

联系人:高勇区残联),联系电话:18996790000,地址重庆市武隆区芙蓉街道芙蓉中路30,邮编:408500

附件:自强模范暨助残工作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名单


附件

自强模范暨助残工作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名单

序  号

姓  名

性  别

民  族

出生

年月

籍  贯

1

周德波

1975.07

重庆

武隆

主要事迹周德波于1994年跟随老乡一同外出务工,在务工期间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最终在1996年返乡,开启了小本创业之路。在30年的创业历程中,他所创办的企业直接解决就业人口约300人,其中包括残疾人30多人、下岗职工120多人、农村适龄妇女60多人,累计上缴利税300多万元,还间接带动1000余人实现创业就业,其贡献得到了武隆人民的广泛认可,成为当地带动发展的榜样人物。

2015年,周德波成立重庆市万事通科技有限公司,并搭建了微信端武隆土特产分销平台。该平台不仅有效解决了大量电商工作人员的就业问题(其中包含30多名残疾人),还在短短1年内吸引8000多名活跃创业者加入;同时,公司在全国布局线下商城,通过平台与商城联动,累计售卖武隆地方土特产达1900多万元,平台在线活跃用户超10万人,为创业者分红共计300多万元。此外,公司还积极开办线上线下活动100余场次,间接带动3万多人投身微商创业,为武隆旅游产业与互联网行业的融合发展贡献了重要价值,周德波也因此被世界微商大会评为 “最具人气励志微商奖”。

在自身创业发展的同时,周德波始终牵挂着家乡父老乡亲的生产生活。他曾为家中有精神病患者的村民周平送去一整年的农用物资,帮助其渡过生活难关;还出资解决了江口镇蔡家村天子坟片区村民的饮水难题;在江口镇组建“天乙龙舟代表队”,该队伍每年参加武隆举办的龙舟赛,屡次斩获佳绩。除此之外,周德波每年都会前往武隆区特殊教育学校,为孩子们送去温暖与关爱;还常常带领家人和企业员工走进敬老院,为老人们提供关怀与帮助。

在周德波的耐心引导、关心与帮扶下,武隆区残疾人的精神面貌与生活状态发生了显著转变:以往部分残疾人存在故步自封、依赖政府救济,甚至遇事不讲道理、耍横骗财的情况,如今他们逐渐学会利用自身优势,借助政策帮扶开启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创业自救之路——主动学习法律法规,做到遵纪守法,懂得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身权益,真正树立起生活与创业的信心。这一转变也让武隆区在2016年、2017年连续获得全市唯一 “残疾人零信访、零上访” 区县的表彰。

2025427日,周德波带领团队推出面向全球酒店业的 CBS创业就业全生态平台“聚闪住”小程序。该平台独创“众团众销、共创共消、共建共生、共赢共享”的商业模式,构建起“残健共融基地+增量共享商业体系+AI智能无人酒店升级解决方案+24H安防消防巡检预警AI智能系统”的完整生态。平台始终秉承“人人可参与,人人能收益”的理念,为大众提供共享式筑梦空间,尤其为弱势群体降低创业门槛,实现“无资金、无技术”也能参与创业展业。截至目前,已有30多位残疾人通过零成本入驻“聚闪住”平台,实现了初期创业创收目标。


序  号

姓  名

性  别

民  族

出生

年月

籍  贯

2

廖渊

1981.04

重庆

武隆

主要事迹:在武陵山脉的褶皱间,廖渊以八年时光深耕浩口仡佬族蜡染非遗传承,用赤子之心将文化星火化作乡村振兴与助残扶弱的力量,谱写非遗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篇章。2014年,他目睹浩口蜡染因缺乏系统传承濒临失传,便背着设备挨家挨户拜访老匠人,记录300余种传统纹样与技艺口诀,跟着老农学习古法靛蓝染料制作,筑牢传承根基。2020年,他创立重庆薪火蜡染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创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与家庭作坊结合”的“总部+卫星”模式,在何家村设立非遗工坊,并开发“理论+实操+创新”三段式教学法,把培训课堂设在田间院坝。针对不识字的学员,他用树枝画图、“比手指量尺寸”等通俗方式教学,八年来累计开展20期培训班,覆盖1223名学员,其中包括残疾人、留守妇女、贫困户,搭建“培训—生产—销售” 完整链条,让不少人实现月入3000元,使蜡染成为弱势群体掌握命运的“金钥匙”。在助残扶弱领域,廖渊始终秉持“每个生命都能绽放光彩”的理念。他为聋哑青年配备手语翻译,用图画、肢体语言传授技艺;在工坊铺设无障碍通道、改造专用卫生间,为外地残疾员工提供免费宿舍与餐补,还设置残疾人技能展示区。目前工坊400余名就业人员中,165名为肢体残疾或聋哑人士,202365名残疾学员获稳定岗位,月收入超1600元,帮助曾被视为“家庭负担”的残疾人实现“残而有为”,工坊获评市级残疾人微笑工坊、残疾人培训就业基地。推动文旅融合是他传承非遗的又一突破。他在羊角街道打造集展示、研学、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工坊,将传统纹样与现代审美结合,开发手机壳、丝巾等68款创意产品;开设研学体验区,让孩子沉浸式感受蜡染魅力;举办非遗市集,让残疾匠人现场展示技艺;拥抱互联网开设淘宝、抖音旗舰店,2023年线上销售额突破325万元,产品还入驻10余个热门景区,年产值超2125.6万元,带动周边3个村落发展乡村旅游,创造200余个就业岗位。如今,浩口蜡染不仅走出大山,更入选全国非遗工坊就业典型案例,亮相深圳进出口交易会、北京故宫残疾人微笑工坊展会,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廖渊用八年时间,以靛蓝色技艺托起800多个家庭的幸福,用行动诠释“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让千年非遗在新时代绽放绚烂光彩。

版权所有: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320015 ICP备案:渝ICP备11006838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202000180号